充电控制方法与系统、存储介质、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979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与系统、存储介质、车辆,其中,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的充电系统,其中,充电系统包括第一充电口、第二充电口、切换单元、升压充电电路和直连充电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充电口的最大电压输出能力值;根据最大电压输出能力值控制切换单元使动力电池在充电时,升压充电电路通过切换单元与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和/或,直连充电电路与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保证外部供电设备能够正常为动力电池充电,无需用户手动调整,在提高车辆中充电系统充电兼容性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直流快速充电技术越来越普遍。目前大多数车辆的充电电池包采用了双枪充电的方式,即两个充电枪同时对同一个车辆电池包充电,可实现快速充电。

2、由于大多数车辆的充电电池包采用了500v以上的高电压电池包,但目前公共场所的直流充电桩大部分是500v以下的直流充电桩,无法直接对500v以上的高电压电池包充电。所以在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设置升压模块来保证高电压电池包能够完成充电,但是,相关技术中是在电路中设置固定的升压模块,即在两个充电回路中一路采用升压电路以适应市场输出能力不匹配的充电桩,因此,相关技术中电压较低的充电桩只能与设置有升压模块的充电回路对应的充电口连接,无法自适应两个直流充电口,当用户接错充电口的时候,并不能顺利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需要重新选择充电口,增加用户进行选择直流充电口的步骤,便利性差,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的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包括第一充电口、第二充电口、切换单元、升压充电电路和直连充电电路,所述升压充电电路的充电输出端和所述直连充电电路的充电输出端均与所述车辆的动力电池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电压输出能力值对所述切换单元进行控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充电电路包括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串联连接,且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电感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的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包括第一充电口、第二充电口、切换单元、升压充电电路和直连充电电路,所述升压充电电路的充电输出端和所述直连充电电路的充电输出端均与所述车辆的动力电池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电压输出能力值对所述切换单元进行控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充电电路包括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串联连接,且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升压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与串联连接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并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充电电路包括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电机的至少一相电机绕组和逆变器中的至少一相桥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压充电电路的充电输入端通过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充电口和所述第二充电口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为双刀双掷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端包括有四个动触点,所述四个动触点中的两个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的正极连接,另外两个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端包括有两个静触点,所述两个静触点中的一个与所述升压充电电路连接,另外一个与所述直连充电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动触点和第三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动触点和第四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静触点与所述升压充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直连充电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二切换开关为双刀双掷开关,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端包括有两个静触点,所述两个静触点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的正极连接,另外一个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端包括有四个动触点,所述四个动触点中的两个与所述升压充电电路连接,另外两个与所述直连充电电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动触点和第三动触点与所述升压充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动触点和第四动触点与所述直连充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静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正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满充电压,其中,根据所述电压输出能力值对所述切换单元进行控制,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三切换开关和第四切换开关,所述第三切换开关和第四切换开关均为单刀双掷开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满充电压,其中,根据所述电压输出能力值对所述切换单元进行控制,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第一充电接触器和第二充电接触器,所述第一充电接触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的正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遗铃闫磊袁帅史建勇张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