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片上网络集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片上网络集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9136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2
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片上网络集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包括片上系统中的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信息,待集成片上网络包括多个待集成子片上网络;基于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第一连接关系用于进行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绑定,第二连接关系用于进行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绑定,基于绑定以实现片上网络的集成。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大大减轻片上网络集成过程中的工作量,提升集成效率,使集成的过程灵活、简洁且易于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片上网络集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noc)主要负责系统中不同组件之间的信息交互,因此,noc是现代多核处理器芯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复杂芯片系统,其noc要连接的元素实例过于庞大,如果使用一个完整的noc拓扑,将所有元素实例都包含进来,会造成后端工程师在进行布局布线时异常麻烦。此时往往会将一个完整的noc分成多个子noc,这样后端工程师可以对每个子noc分别独立进行布局布线,提升后端工作效率。

2、将完整的noc分成多个子noc进行布局布线的方案可以提高复杂系统后端工程师效率,但对系统集成工程师将是一个挑战。因为每个子noc都有自己独立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当前的方案中,系统集成工程师需要将各个子noc的每个端口手动进行一一对应和绑定集成。考虑到noc在整个芯片开发周期中很可能会进行大的拓扑调整,而每次调整都需要进行noc和底下的子noc的重新集成,这将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迭代过程。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片上网络集成方法来提高noc集成过程的效率,使集成的过程灵活、简洁、通用性强且易于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片上网络集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2、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上网络集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包括片上系统中的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信息,待集成片上网络包括多个待集成子片上网络,配置信息包括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每个输出端口的输出传输路径和/或每个输入端口的输入传输路径;

4、基于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第一连接关系用于进行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绑定,第二连接关系用于进行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绑定,基于绑定以实现片上网络的集成。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元素包括片上系统中的主元素和片上系统中的从元素,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每个输出端口的输出传输路径终止于其他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的一个输入端口或者片上系统中的一个从元素,其中从元素用于接收来自输出传输路径的数据,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每个输入端口的输入传输路径起始于其他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的一个输出端口或者片上系统中的一个主元素,其中主元素用于向输入传输路径提供数据。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文件包括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的每一行指示一条输入传输路径或输出传输路径,基于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7、从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读取一行;

8、解析该行,判断该行是否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第一约束条件包括一行中描述的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在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没有重复出现过;

9、在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的各行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每一行指示的输入传输路径或输出传输路径,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11、根据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终止于其他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的输入端口的输出传输路径,以及起始于其他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的输出端口的输入传输路径,确定第一连接关系;

12、根据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终止于片上系统中的从元素的输出传输路径,以及起始于片上系统中的主元素的输入传输路径,确定第二连接关系。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通过第一标识指示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第一标识与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片上系统中的主元素或从元素出现的顺序关联。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文件包括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同一输出传输路径或同一输入传输路径上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端口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编号。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16、解析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判断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是否满足第二约束条件;

17、在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满足第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基于具有关键字编号的输出传输路径/输入传输路径,确定全局表;

18、基于全局表,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全局表包括端口的关键字编号、指示端口为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的第二标识、端口对应的输出/输入对象,基于全局表,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20、将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编号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进行绑定,确定第一连接关系;

21、在端口对应的输出/输入对象为片上系统中的从元素或主元素的情况下,将端口与从元素/主元素进行绑定,确定第二连接关系。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约束条件包括:

23、每个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描述的关键字编号在该配置文件中没有重复出现过;

24、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描述的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在全部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没有重复出现过;且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描述的关键字编号在全部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出现过两次。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口包括无需与其他端口进行绑定的悬空端口,目标元素还包括与悬空端口一一对应的虚拟元素,基于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26、对配置文件进行解析,确定悬空端口对应的虚拟元素的数量,虚拟元素包括虚拟主元素和虚拟从元素;

27、实例化虚拟主元素和虚拟从元素,以确定第二连接关系。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端口与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实例化的元素的端口一一对应。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信息包括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中各元素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30、针对每个待集成子片上网络,根据该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中各元素的信息,确定该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中各元素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对该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中的各元素之间进行接口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上网络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元素包括片上系统中的主元素和片上系统中的从元素,所述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每个输出端口的输出传输路径终止于其他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的一个输入端口或者片上系统中的一个从元素,其中所述从元素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输出传输路径的数据,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每个输入端口的输入传输路径起始于其他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的一个输出端口或者片上系统中的一个主元素,其中所述主元素用于向所述输入传输路径提供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文件包括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所述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的每一行指示一条输入传输路径或输出传输路径,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p>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通过第一标识指示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片上系统中的主元素或从元素出现的顺序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文件包括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同一输出传输路径或同一输入传输路径上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端口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编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表包括端口的关键字编号、指示端口为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的第二标识、端口对应的输出/输入对象,所述基于所述全局表,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与对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进行解析的顺序关联;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包括指示端口为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与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在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出现的顺序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约束条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包括无需与其他端口进行绑定的悬空端口,所述目标元素还包括与所述悬空端口一一对应的虚拟元素,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端口与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实例化的元素的端口一一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信息包括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中各元素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上系统中的主元素包括图形处理器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以及虚拟主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片上系统中的从元素包括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高速缓冲存储器以及虚拟从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15.一种片上网络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6.一种片上网络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7.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上网络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元素包括片上系统中的主元素和片上系统中的从元素,所述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每个输出端口的输出传输路径终止于其他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的一个输入端口或者片上系统中的一个从元素,其中所述从元素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输出传输路径的数据,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每个输入端口的输入传输路径起始于其他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上的一个输出端口或者片上系统中的一个主元素,其中所述主元素用于向所述输入传输路径提供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文件包括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所述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的每一行指示一条输入传输路径或输出传输路径,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通过第一标识指示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待集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片上系统中的主元素或从元素出现的顺序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文件包括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配置文件中同一输出传输路径或同一输入传输路径上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的端口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编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各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之间的第一连接关系,以及待集成子片上网络与片上系统中的目标元素之间的第二连接关系,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表包括端口的关键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