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及施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及施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039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及施用方法,增强砂浆包括粉料组分及液料组分,粉料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矿粉30~35份、矿粉激发剂5~10份、陶瓷微球10~15份、石英粉16~20份、偏高岭土2.5~3份、悬浮剂0.01~0.02份、减水剂0.5~1份及偶联剂0.1~0.2份;液料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60~70份、聚合物乳液25~30份、纳米硅溶胶0.2~0.3份、防腐剂0.01~0.05份、渗透剂0.02~0.05份、润湿剂0.04~0.06份、分散剂0.04~0.06份及消泡剂0.05~0.0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强砂浆低碳高强、耐候性、耐老化性及抗折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及施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发泡陶瓷是一种新型的多孔陶瓷材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发泡技术经高温焙烧而成的高气孔率的闭孔陶瓷材料其应用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仅被用作铀提纯材料和细菌过滤材料,后由过滤、热工等领域逐渐扩展到隔热、吸音、电子、光电、传感、环境生物及化学领域。

2、随着发泡陶瓷的大量应用,在发泡陶瓷上做饰面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发泡陶瓷的空隙均匀密集,而且它的烧制充分,几乎不吸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在发泡陶瓷上面直接用水泥砂浆或瓷砖胶粘结,则很容易在后期发生空鼓及脱落的危险,而且当在发泡陶瓷的多孔面上直接刷普通涂料或批腻子时,普通涂料和腻子都无法填充孔洞,并且会产生大量气泡,尤其是在户外使用,用于外墙装饰时,普通腻子及涂料与发泡陶瓷的粘结层存在不耐候、不耐水、不耐冻融,冻融循环后粘结力大幅降低,极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3、此外,由于建材行业是我国重要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为促进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我国出台了一些列措施刺激和加强企业对碳排放的管理,而水泥及其制品是我国工业产业部门的一大碳排放源,仅次于燃煤发电。据统计,gem水泥的碳排放量为1000kg co2/t,粉煤灰的碳排放量为0kg co2/t,,矿渣的碳排放量为25kg co2/t,,烘干河沙的碳排放量为18kg co2/t。因此利用其他原料来降低水泥制品的整体碳排放量,也成为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4、中国专利申请202110583777.5号公开的一种陶瓷保温板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按质量组分包括:液料组分和粉料组分,二者质量比为:(2.5-3.5):1;所述液料组分包括:水5-10份、弹性丙烯酸乳液20-30份、水性单组份环氧乳液5-10份、丁苯乳液5-10份、纳米粒径丙烯酸乳液2-5份、底材润湿剂0.2-0.8份、分散剂0.1-0.2份、增稠剂0.1-0.5份、消泡剂0.2-0.4份、硅烷偶联剂0.3-0.6份;所述粉料组分包括:高铝水泥20-40份、粒化高炉矿渣20-40份、微硅粉1-2份、40目-70目石英砂2-8份、70目-120目石英砂20-25份、高效减水剂0.15-0.3份、hpmc纤维素0.015-0.3份。然而该专利公开的陶瓷保温板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1)、水泥含量高,造成原材料碳排放量高,环保性不佳;(2)、其耐候性和耐老化性不佳。

5、因此,提供一种低碳环保、渗透性强、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及施用方法成为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及施用方法,其主要采用低粘高强聚合物乳液配合分散剂、润湿剂、渗透剂等作为液料有机粘结剂,无机粘结剂以矿粉为主,配合矿粉激发剂和陶瓷微球、石英粉和添加剂等,配比形成浆料,滚涂、涂刷或者喷涂在发泡陶瓷面上可以很快的渗入表面的孔洞中,干燥后形成有效的锁扣结构涂层,该涂层粘结力强、强度高、透气性好、防水性能优异,为后续涂装、粘贴、铺装等工艺提供可靠的界面层,同时浆料具有足够的韧性,可提升发泡陶瓷的抗折强度,增强砂浆的整个体系低碳高强、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所述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包括粉料组分及液料组分,所述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的重量比为:1:2~5,其中,所述粉料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矿粉30~35份、矿粉激发剂5~10份、陶瓷微球10~15份、石英粉16~20份、偏高岭土2.5~3份、悬浮剂0.01~0.02份、减水剂0.5~1份以及偶联剂0.1~0.2份;所述液料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60~70份、聚合物乳液25~30份、纳米硅溶胶0.2~0.3份、防腐剂0.01~0.05份、渗透剂0.02~0.05份、润湿剂0.04~0.06份、分散剂0.04~0.06份以及消泡剂0.05~0.08份。

4、由此,本专利技术在粉料组分中利用大组分量的矿粉替代水泥,降低了整个组分的碳排放量,同时亦可保证整个系统的耐候性及耐老化性。

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的重量比为:1:2~5,具体地,所述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的重量比为:1:2;具体地,所述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的重量比为:1:3;具体地,所述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的重量比为:1:4;具体地,所述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的重量比为:1:5。由此,配合混合形成的适于施工条件的低粘度浆料,增强其渗透性,从而便于涂刷或者喷涂在发泡陶瓷的表面上。

6、其中,在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混合使用时,当液料过多,会造成整个体系的粘度过低,无法有效挂涂在发泡陶瓷的表面上;当液料过少时,则会造成整个体系的粘度过高,降低砂浆的渗透性,影响涂膜的耐候性及耐老化性。

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矿粉激发剂包括重量份70%~80%的超细水泥以及重量份20%~30%的硬石膏。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超细水泥粒度为600~1000目,更优选地为800目,所述硬石膏为一种硫酸盐矿物,其粒度为600目~800目。由此,矿粉激发剂为以硫酸盐为主的碱性体系材料,其可以对矿粉进行碱激发,使得碱激发后的矿粉强度可以达到42.5水泥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涂膜强度。

9、在本专利技术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的体系下,申请人经过实验研究发现,若矿粉激发剂用量过多会造成体系碱性过强,从而降低体系的整体强度,若矿粉激发剂用量过少则会无法全面激发矿粉的强度,依然影响体系的整体强度。

10、其中,所述矿粉为s95级矿粉,其活性钙、硅、铝等无机物的含量大于30%,矿粉又称为矿渣微粉或粒化高炉矿渣粉。钢铁厂出的水渣是生产矿粉的原料,水渣添加少量石膏经磨细之后即是矿渣微粉,要求其比表面积达到400以上,活性指数达到95(s95级)以上。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矿粉的粒度为400目~1200目,优选地,所述矿粉的粒度可以为600目~1200目,更优选地为800目~1200目,由此利用矿粉作为无机粘结剂,从而使得整个体系低碳环保,而且在矿粉激发剂的作用下,具有较高的强度,渗入发泡陶瓷表面的孔洞中,可形成有效的锁扣结构。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陶瓷微球为氧化硅铝陶瓷,平均粒径为小于2μm。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石英粉的粒度为800~1200目,优选地,所述石英粉的粒度为1000目~1200目,石英粉的硬度高、比重大、有利于增强砂浆流入发泡陶瓷的孔隙中。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悬浮剂为温轮胶或纤维素醚,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偶联剂为粉末状硅烷偶联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料组分及液料组分,所述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的重量比为1:2~5,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激发剂包括重量份70%~80%的超细水泥以及重量份20%~30%的硬石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水泥的粒度为600~1000目,所述硬石膏的粒度为600~8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的粒度为400目~1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微球为氧化硅铝陶瓷,平均粒径为小于2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粉的粒度为800目~12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乳液为纯丙乳液、丁苯乳液或苯丙乳液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溶胶为粒径10~50nm的二氧化硅纳米分散体。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将所述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按重量比为1:2~5配置成所述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使用涂4杯测试混合后的所述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的粘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料组分及液料组分,所述液料组分与所述粉料组分的重量比为1:2~5,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激发剂包括重量份70%~80%的超细水泥以及重量份20%~30%的硬石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水泥的粒度为600~1000目,所述硬石膏的粒度为600~8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的粒度为400目~1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陶瓷用双组分界面增强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微球为氧化硅铝陶瓷,平均粒径为小于2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泡陶瓷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光贺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嘉贝乐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