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呼吸加热管路、呼吸治疗设备及供气温度保温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呼吸加热管路、呼吸治疗设备及供气温度保温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8905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49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呼吸加热管路、呼吸治疗设备及供气温度保温控制方法,呼吸加热管路包括内膜层、外膜层和若干加热筋,内膜层设置为生物相容性膜层,内膜层的内表面构成呼吸加热管路的内管壁,外膜层设置为保温膜层,外膜层的外表面构成呼吸加热管路的外管壁,若干加热筋间隔设置于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通过设置内膜层的内表面构成呼吸加热管路的内管壁,外膜层的外表面构成呼吸加热管路的外管壁,外膜层不与呼吸加热管路中的气体接触,增加了外膜层材料的可选择性,降低了呼吸加热管路的制作成本;同时,中空膜管由内膜层和外膜层构成,每层膜材质相同,提高了呼吸加热管路的抗拉伸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呼吸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呼吸加热管路、呼吸治疗设备及供气温度保温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呼吸治疗设备(呼吸机、麻醉机或供氧机等)上通常设置有供气管路,以保障气体的稳定传输;同时,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需要对气体进行温度调控,同时为了方便使用,还需要供气管路具有一定弯曲拉伸等形变能力;

2、现有技术为了实现对温度调控和形变能力,通常将供气管路配置为螺旋状间隔设置的中空膜管和加热筋,所述中空膜管和加热筋的内表面构成密封的供气管路的内管壁;这就需要,加热筋和中空膜管的材料均需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导致供气管路成本高;同时,加热筋还需要兼具保温功能,而中空膜管需要满足形变需求,这就导致中空管的管壁较薄,导致中空管处散热量大;并且,加热筋和中空膜管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也较差。

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加热管路、呼吸治疗设备及供气温度保温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治疗设备的呼吸加热管路成本高、保温性能差和连接强度弱的问题。

2、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加热管路,用于呼吸治疗设备,所述呼吸加热管路包括内膜层、外膜层和若干加热筋,所述内膜层设置为生物相容性膜层,所述内膜层的内表面构成所述呼吸加热管路的内管壁,所述外膜层设置为保温膜层,所述外膜层的外表面构成所述呼吸加热管路的外管壁,若干所述加热筋间隔设置于所述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

3、可选地,所述内膜层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形变部和第一加热固定部,所述外膜层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形变部和第二加热固定部;若干所述加热筋均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固定部和第二加热固定部之间。

4、可选地,所述内膜层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内膜基体,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加热固定部和一个第一形变部位于所述内膜基体上,且所述第一形变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加热固定部之间;

5、所述外膜层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外膜基体,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加热固定部和一个第二形变部位于所述外膜基体上,且所述第二形变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加热固定部之间;

6、所述呼吸加热管路具有径向,沿径向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加热固定部和第二加热固定部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加热筋。

7、可选地,两个相邻所述内膜基体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固定部之间重叠固定连接;

8、两个相邻所述外膜基体上相邻的两个第二加热固定部之间重叠固定连接。

9、可选地,所述呼吸加热管路具有沿轴向相对设置的轴向进气端和轴向出气端;

10、相邻的两个所述内膜基体上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加热固定部,具有靠近所述轴向进气端的进气侧第一加热固定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内膜基体上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加热固定部,具有靠近所述轴向出气端的出气侧第一加热固定部;所述进气侧第一加热固定部位于所述出气侧第一加热固定部背离所述外膜层的一侧;

11、相邻的两个所述外膜基体上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加热固定部,具有靠近所述轴向进气端的进气侧第二加热固定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外膜基体上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加热固定部,具有靠近所述轴向出气端的出气侧第二加热固定部;所述进气侧第二加热固定部位于所述出气侧第二加热固定部背离所述内膜层的一侧,或,所述进气侧第二加热固定部位于所述出气侧第二加热固定部靠近所述内膜层的一侧。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均沿径向远离轴心方向呈v形或u形外凸设置。

13、可选地,所述加热筋包括:

14、保温基体,所述保温基体设置于所述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

15、若干加热丝,若干所述加热丝间隔设置于所述保温基体中。

16、可选地,所述加热筋还包括:

17、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包覆于所述保温基体上,且所述保护膜层与所述外膜层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

18、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治疗设备,所述呼吸治疗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如上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呼吸加热管路内的气体温度。

19、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的供气温度保温控制方法,其包括:

20、获取预先设置的供气温度阈值;

21、检测呼吸加热管路的实时气体温度值;

22、当所述实时气体温度值小于所述供气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筋加热呼吸加热管路中的气体,直至所述实时气体温度值达到所述供气温度阈值。

23、有益效果:

24、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呼吸加热管路、呼吸治疗设备及供气温度保温控制方法,呼吸加热管路设置有内膜层、外膜层和若干加热筋,通过设置所述内膜层的内表面构成所述呼吸加热管路的内管壁,所述内膜层设置为生物相容性膜层,外膜层不与呼吸加热管路中的气体接触,内膜层与外膜层可以采用与内膜层不同的材料,增加了外膜层材料的可选择性,降低了呼吸加热管路的制作成本,同时,通过将若干加热筋均设置于所述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可以使得加热筋和外膜层均采用非生物相容性材质,进而显著的降低了呼吸加热管路的成本;中空膜管由内膜层和外膜层构成,双层膜和外膜层为保温膜层的设计,增加了保温性能,每层膜材质相同,相同材质之间的结合力高,提高了呼吸加热管路的抗拉伸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加热管路,用于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加热管路包括内膜层、外膜层和若干加热筋,所述内膜层设置为生物相容性膜层,所述内膜层的内表面构成所述呼吸加热管路的内管壁,所述外膜层设置为保温膜层,所述外膜层的外表面构成所述呼吸加热管路的外管壁,若干所述加热筋间隔设置于所述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层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形变部和第一加热固定部,所述外膜层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形变部和第二加热固定部;若干所述加热筋均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固定部和第二加热固定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均沿径向远离轴心方向呈V形或U形外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筋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筋还包括:

9.一种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呼吸加热管路内的气体温度。

10.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治疗设备的供气温度保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加热管路,用于呼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加热管路包括内膜层、外膜层和若干加热筋,所述内膜层设置为生物相容性膜层,所述内膜层的内表面构成所述呼吸加热管路的内管壁,所述外膜层设置为保温膜层,所述外膜层的外表面构成所述呼吸加热管路的外管壁,若干所述加热筋间隔设置于所述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层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形变部和第一加热固定部,所述外膜层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形变部和第二加热固定部;若干所述加热筋均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固定部和第二加热固定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嘉宏于海滨符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永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