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支撑臂及膝关节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7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支撑臂及膝关节支具,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上支撑臂,上支撑臂的第一端设置有上伸缩连接部;下支撑臂,下支撑臂的第一端设置有下伸缩连接部,下支撑臂的第二端与上支撑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板,分别与上伸缩连接部和下伸缩连接部连接;调节卡位块,同时设置于上伸缩连接部与第一支撑板连接处,以及设置于下伸缩连接部与第一支撑板的连接;调节块弹片,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且与调节卡位块抵接。通过调节卡位块调节第一支撑板与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调节块弹片辅助调节卡位块卡接限位第一支撑板、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便捷调节膝关节支具的支撑臂的长度。便捷调节膝关节支具的支撑臂的长度。便捷调节膝关节支具的支撑臂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支撑臂及膝关节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护具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支撑臂及膝关节支具。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是人体承受力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关节之一,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膝关节疾病,进而导致人体运动受限,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为了缓解膝关节疾病对人体的损伤,提升生活质量,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膝关节支具,通过在膝关节外周设置支撑结构(如支撑臂),辅助支撑膝关节相关联骨骼,辅助固定和支撑所述膝关节,可以为膝关节不适的人群提供强大的保护支撑,减轻膝关节的疼痛及不适,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行走障碍人群提供行走支持,进而降低人体运动受限情况,并在一定程上提高其生活质量。
[0003]但是,在穿戴膝关节支具时,需要对膝关节支具的长度进行适应性调节;而对于大多数膝关节疾病患者而言,生活自理能力都是大大受限的,这就导致用户在穿戴所述膝关节支具时,膝关节支具的长度调节不便。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支撑臂及膝关节支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膝关节支具的长度调节不便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其包括:
[0007]上支撑臂,所述上支撑臂的第一端设置有上伸缩连接部;
[0008]下支撑臂,所述下支撑臂的第一端设置有下伸缩连接部,所述下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上支撑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0009]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上伸缩连接部和下伸缩连接部连接;
[0010]调节卡位块,所述调节卡位块同时设置于上伸缩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处,以及设置于所述下伸缩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
[0011]调节块弹片,所述调节块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与所述调节卡位块抵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卡位块包括卡位块本体,以及自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卡位块本体上的卡接底板、矩形限位部、弹片限位部和旋钮连接部;
[0013]所述调节块弹片包括支撑板卡接部和卡位块抵接部;
[0014]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卡位块转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卡位块转孔两侧且与所述卡位块转孔连通的所述第一弹片卡接孔和第二弹片卡接孔,所述第一弹片卡接孔和第二弹片卡接孔均设置有调节块弹片,且所述卡位块抵接部位于所述卡位块转孔中,所述矩形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卡位块转孔中,所述卡接底板和弹片限位部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沿厚
度方向的两端处。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还包括:调节块旋钮,所述调节块旋钮与所述旋钮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0016]所述上伸缩连接部和下伸缩连接部连均设置有变径长孔,以及设置与所述变径长孔两侧的长度刻度,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分别与所述变径长孔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撑臂,用于膝关节,其中,所述支撑臂还包括转角限位器和如上所述的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
[0018]所述上支撑臂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上限位连接部,所述下支撑臂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下限位连接部,所述上限位连接部和下限位连接部与所述转角限位器铰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上;
[002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磁吸卡扣和绑带部。
[0021]进一步的,所述转角限位器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且与所述上限位连接部固定连接的上壳体、上分度板、上耐磨片、下耐磨片、下分度板和下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上分度板、上耐磨片、下耐磨片、下分度板和下壳体均转动连接的轴承;其中,所述轴承与所述下限位连接部连接,所述上壳体、上分度板和上耐磨片均设置于所述下限位连接部沿高度方向的一侧,所述下耐磨片、下分度板和下壳体均设置于所述下限位连接部沿高度方向的另一侧。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下限位连接部包括轴承连接孔,以及设置于所述轴承连接孔外周处的转角调节齿;所述上分度板和下分度板均包括分度板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分度板本体上的上限位连接端、轴承转孔、分度齿和限位圆轨,其中,所述轴承转孔设置于所述分度板本体的中心处,所述分度齿设置于所述分度板本体的外周处,所述限位圆轨间隔设置于所述分度齿的外周处。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上环设有伸展角度刻度和弯曲角度刻度;所述下限位连接部还设置有快速锁角角度刻度。
[0024]进一步的,所述转角限位器还包括:
[0025]快速开关锁键,所述快速开关锁键滑动设置于所述上限位连接部处,且与所述转角调节齿卡接;
[0026]伸展角度锁键,所述伸展角度锁键设置于所述下壳体、限位圆轨和分度齿之间,且与所述分度齿卡接;
[0027]弯曲角度锁键,所述弯曲角度锁键设置于所述下壳体、限位圆轨和分度齿之间,且与所述分度齿卡接;
[0028]其中,伸展角度锁键和弯曲角度锁键均可所述限位圆轨滑动。
[0029]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膝关节支具,其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支撑臂。
[0030]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支撑臂及膝关节支具,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上支撑臂,所述上支撑臂的第一端设置有上伸缩连接部;下支撑臂,所述下支撑臂的第一端设置有下伸缩连接部,所述下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上支撑臂的第二端转动连
接;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上伸缩连接部和下伸缩连接部连接;调节卡位块,所述调节卡位块同时设置于上伸缩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处,以及设置于所述下伸缩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调节块弹片,所述调节块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与所述调节卡位块抵接。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调节卡位块同时设置于上伸缩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处,以及设置于所述下伸缩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进而能够通过所述调节卡位块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设置所述调节块弹片,进而能够辅助所述调节卡位块卡接限位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仅仅通过所述调节卡位块和调节块弹片即可实现便捷调节膝关节支具的支撑臂的长度。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支撑臂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支撑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支撑臂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支撑臂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支撑臂的局部立体爆炸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臂,所述上支撑臂的第一端设置有上伸缩连接部;下支撑臂,所述下支撑臂的第一端设置有下伸缩连接部,所述下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上支撑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上伸缩连接部和下伸缩连接部连接;调节卡位块,所述调节卡位块同时设置于上伸缩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处,以及设置于所述下伸缩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调节块弹片,所述调节块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与所述调节卡位块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卡位块包括卡位块本体,以及自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卡位块本体上的卡接底板、矩形限位部、弹片限位部和旋钮连接部;所述调节块弹片包括支撑板卡接部和卡位块抵接部;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卡位块转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卡位块转孔两侧且与所述卡位块转孔连通的所述第一弹片卡接孔和第二弹片卡接孔,所述第一弹片卡接孔和第二弹片卡接孔均设置有调节块弹片,且所述卡位块抵接部位于所述卡位块转孔中,所述矩形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卡位块转孔中,所述卡接底板和弹片限位部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沿厚度方向的两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还包括:调节块旋钮,所述调节块旋钮与所述旋钮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上伸缩连接部和下伸缩连接部连均设置有变径长孔,以及设置与所述变径长孔两侧的长度刻度,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分别与所述变径长孔连接。4.一种支撑臂,用于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还包括转角限位器和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臂伸缩调节结构;所述上支撑臂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上限位连接部,所述下支撑臂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下限位连接部,所述上限位连接部和下限位连接部与所述转角限位器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俊梁伟符国富蔡加林杨凌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永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