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889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杨美盛花期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配制培养基,经过灭活后分装,于其一培养基中接入菌种,定时振荡培养得到发酵液;2)于另一培养基中接入菌种,密封静置培养,经过离心、过滤并灭活得到滤液;3)取出发酵液,加入滤液混合均匀,即得到杨梅盛花期调节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杨梅品质调节剂能够提升土壤肥力,有益于生长期、结果期的杨梅树挂果,尤其是施用于盛花期,杨梅树挂果率高于施用传统肥料的杨梅树,够促进杨梅果实积累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杨美盛花期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杨梅树出现新型衰弱症,导致杨梅树80 %以上成熟叶片脱落,整株树体叶片稀疏且色泽暗淡,并伴有根系形成层发黑、溃烂,直至2~4年后树体死亡等,导致杨梅的产量和品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极大地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2、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改善土壤酸碱度、微生物群落失衡等土壤环境,以改善杨梅新型衰弱症状所引发一系列问题。施用氮、磷复合肥能够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进一步增加了肥料的营养成分,可增加植物对营养的吸收率,进一步提升杨梅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3、专利cn 110540451a公开了一种用于杨梅树的营养肥料,属于肥料制备
,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草珊瑚10~30 wt%、苹果酸2~6 wt%、乙烯0.5~2.5 wt%、赤霉素1.2~2.6 wt%、硫酸镁3.5~5.5 wt%、木薯粉5~20 wt%、尿素1.5~6.5 wt%、豆饼粉5~10 wt%、分散剂1~6 wt%、其余为水。由于增加了乙烯、赤霉素、硫酸镁等组份,可以对作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4、但是,杨梅对微量元素敏感度较高,例如缺硼可导致杨梅绝收并抑制树体生长甚至造成植株死亡,过量施用氮、磷复合肥会对杨梅根系共生微生物的固氮、解磷功能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树体落叶甚至死亡。因此,如何能够通过微生物协同作用合理动态调控杨梅生长环境中的养分环境,以改善杨梅的生长发育趋势,始终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5、对此,研究人员在先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洪磊东,等,专用生物有机肥对衰弱症杨梅土壤改良及果实品质提升的作用。在该论文中深入研究了特殊菌剂协同配合蚕沙有机肥在七月的中下旬采后期以及十二月的春梢前期进行施用,再对土壤指标和果实品质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其展现了有效性,但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却发现,不同时期施用所属特殊菌剂后所产生的效果也具备差异性,且具体的施用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具体的施用效果。

6、因而,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针对菌剂复合调节剂的配制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现有的调节剂难以改善杨梅树新型衰弱症导致的落叶减产,以及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以及新型微生物菌剂使用效果还有待提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以及该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和具体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3、一、本专利技术调节剂能够有效改善杨梅树新型衰弱症的症状;

4、二、本专利技术调节剂能够更有效地调节杨梅树果实发育。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7、所述方法包括:

8、1)配制培养基,经过灭活后分装,于其一培养基中接入菌种,定时振荡培养得到发酵液;

9、2)于另一培养基中接入菌种,密封静置培养,经过离心、过滤并灭活得到滤液;

10、3)取出发酵液,加入滤液混合均匀,即得到杨梅盛花期调节剂。

11、作为优选,

12、步骤1)所述培养基为糖蜜培养基。

13、作为优选,

14、步骤1)所述菌种为叶状微杆菌和贪噬菌;

15、所述叶状微杆菌和贪噬菌的接种比为1:(0.9~1.1)。

16、作为优选,

17、步骤1)所得发酵液中菌浓度为1×109~1×1010 cfu/ml。

18、作为优选,

19、步骤2)所述菌种为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密封静置培养过程培育至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浓度为1×109~1×1010 cfu/ml。

20、作为优选,

21、步骤3)所述发酵液和滤液的用量体积比为9:(0.9~1.1)。

22、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

23、作为优选,

24、所述杨梅盛花期调节剂使用时将其与微生物载体按照0.008~0.012:1的质量比混合;

25、所述微生物载体为有机肥。

26、作为优选,

27、所述杨梅盛花期调节剂于杨梅盛花期前1~3 w按照190~220 g/棵杨梅树的用量比进行环施使用。

28、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叶状微杆菌、贪噬菌(variovorax)制备发酵液,有效抑制杨梅树本身所含的内生菌和产生的腐生菌,采用微生物菌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协同作用的方式,促进杨梅树的培育,显著促进根系发育,尤其是促进根系垂直发育,有效地提高树苗抗病害能力,从而提高树苗的存活率。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二者菌丝固定土壤中的n、p、k等元素,将其转化为可直接被杨梅树吸收利用的营养,为杨梅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起到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作用。其中,叶状微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具备嘌呤结构的抗菌物质,应用时能够在土壤中形成优势菌群,从而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同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及小分子蛋白,能在树体根尖定植,并在根部维管柱外的细胞内空间积累,促进frankia放线菌固氮,加速树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而贪噬菌可以有效调控果实品质和成熟度,例如杨梅中果糖、葡萄糖会影响到果实的甜度,浓度较高的蔗糖可以充当保护剂,激活氧化酶并增强果实耐寒性,从而提高树体存活率。

2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将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发酵滤液加入到由叶状微杆菌、贪噬菌制备的发酵液中,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代谢产生底物、中间反应物、能量、还原性物质等。代谢活性物质(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在土壤中累积,激发土壤中frankia放线菌的生长,减少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并提高中性磷酸酶、蔗糖酶等酶的活性,不仅能够提高树体存活率,还能够提高果实糖分含量。如此一来,菌群生长环境得以平衡,有益于优势菌群持续繁殖,进一步提升果实品质。

30、而基于上述的特殊复合菌剂调节剂,本专利技术还对使用时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31、杨梅多属雌雄异株植物。开花与展叶都处在春季,生长点多生于枝梢上部的叶腋之间。先开花后抽梢展叶。雄花2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放,3月上旬为盛花期,花期长达1.5个月;雌托3月上旬至4月初开放,3月中旬为盛花期,花期长约20天。

3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盛花期指的是雌托盛花期,即通常雄花盛花期早于该时间点1~2week,因而通常在雄花进入盛花期后,即为施用时机。杨梅树的盛花期,是花蕾膨大、开花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中,杨梅树需要进行大量的养分累计并对其进行合理高效的运输利用。而通常,在该阶段施肥需要严格控制施肥量、施肥周期并且对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监控,并且结合进行有效的修剪,修剪过程采取以疏删为主,适当短截的方法,疏除过多的密生枝、直立性枝、短截内膛的衰弱冗长的结果枝,更新结果枝组。这也主要是由于养分供给不均,杨梅树的养分利用率受限,导致大量的结果枝发育受限,且密生枝容易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6所述方法所制得的杨梅盛花期调节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杨梅盛花期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磊东姚燕来朱为静洪春来朱凤香王卫平张涛张淑文戚行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