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847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为:依次利用水洗、电解和生物发酵对锡泥进行处理;主要是用水洗先将部分金属沉淀分离出来,再将部分金属用电解还原分离出来,最后剩下的非金属部分利用生物试剂进行处理,最终得到生物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生产成本低廉、利润高,而且工艺及生产设备简单;尤其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内含有保湿因子和多种营养成分,可持续增肥追肥,而不会造成土地酸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锡泥处理
,特别是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技术背景由于锡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工业中产生的锡渣通常是直接进行回收利用;为了提纯废锡渣,人们会利用锡渣还原剂先对锡渣进行处理,因为锡渣大多数是锡的氧化物(氧化锡或氧化亚锡),少部分是锡与铜或其分杂质的化合物,还原剂就是对锡的氧化物及其化合物进行一个氧化还原或置换反应,将锡还原出来,同时产生其他少量的不能熔于锡液中的物质(通常也就是一些碳化物及磷氮等有机物),经锡渣还原剂还原后之残渣简称锡泥。锡泥一般回收,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创造更高经济价值的利用锡泥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仅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而且工艺及生产设备简单的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水洗工序、电解工序和生物处理工序;制备的具体步骤为:步骤A、先将锡泥转移至反应池中,接着往沉淀池中加入水,用水量按重量比来计算,锡泥与水的比值为5%~20%;步骤B、充分搅拌后,静置12~48小时;步骤C、由反应池底部转移走金属沉淀;步骤D、将剩余在反应池内的水泥混合物,继续用水稀释5~6倍搅拌均匀;步骤E、往沉淀池内安放电解装置进行电解;步骤F、电解完全后,将吸附有金属的电解装置移走;金属主要是吸附电解装置的阳极或阴极棒上;步骤G、往反应池中投入生物试剂进行生物发酵,常温下发酵至少48小时;步骤H、将步骤G中发酵好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液体包装成液态生物有机肥,固体烘干后包装成固态生物有机肥。其中,所述步骤G中,所用的生物试剂的投放量为每吨电解后的水泥混合物中投放100~400mg生物试剂。所述生物试剂为乳酸菌、磷酸酶或啤酒酵母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所述乳酸菌为乳酸链球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奶酪链球菌、嗜热乳链球菌、乳酸明串珠茵或酒明串珠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所述磷酸酶为酪氨酸特异性磷酸酶、双特异性磷酸酶或脂类磷酸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水洗、电解和生物发酵对锡泥进行处理,锡泥内不但含有微量的有害重金属铅、镉、汞等,而且含有对于电子焊料来讲是有用的金属锡、银、铜等,同时也含有碳、氮、磷等其他非金属及有多种机原素。本专利技术将有用金属锡、银、铜等用水洗处理可以沉淀分离出来,水洗处理后铅、镉、汞等重金属;可利用电解还原分离出来并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非金属部分,则可利用乳酸菌、磷酸酶或啤酒酵母等生物试剂进行处理,由于非锡泥中的非金属部分多为有机原素和有机酸等,生物试剂能将其分解为更高一级的维他命水解蛋白和醣类等营养物质,从而将废锡泥最终作为有机肥料加以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不仅生产的成本低廉、利润高,而且所制备而成的生物有机肥市场需求量大,其工艺及生产设备简单;是一种比较实际的处理和利用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消除了废渣、治理了环境污染;尤其是本专利技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内含有保温因子和多种营养成分,可持续增肥追肥,而不会造成土地酸化,可令土壤不易结成硬块,好翻土、好施混合肥和持续追加本产品,持续耕种有利于长期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据统计,使用本专利技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是水果的产量增长20%~30%,而且水果的甜度能提高2~3度,尤其是能在被施肥对象的植物叶面产生一层蜡状保护膜,能有效防止虫蛀,同时也避免了传统为了防止虫蛀而喷洒农药给人们带来负面作用的弊端。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水洗工序、电解工序和生物处理工序;制备的具体步骤为:步骤A、先将锡泥转移至反应池中,接着往沉淀池中加入水,用水量按重量比来计算,锡泥与水的比值为5%;步骤B、充分搅拌后,静置12小时;步骤C、由反应池底部转移走部分金属沉淀;步骤D、将剩余在反应池内的水泥混合物,继续用水稀释5倍搅拌均匀;步骤E、往沉淀池内放置电解装置进行电解;步骤F、电解完全后,将吸附了重金属的电解装置移走;步骤G、往每吨电解后的水泥混合物中投放100mg丁二酮乳酸链球菌进行微生物发酵,常温下发酵至少48小时;步骤H、将步骤G中发酵好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液体包装成液态生物有机肥,固体烘干后包装成固态生物有机肥。实施例2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水洗工序、电解工序和生物处理工序;制备的具体步骤为:步骤A、先将锡泥转移至反应池中,接着往沉淀池中加入水,用水量按重量比来计算,锡泥与水的比值为8%;步骤B、充分搅拌后,静置18小时;步骤C、由反应池底部转移走部分金属沉淀;-->步骤D、将剩余在反应池内的水泥混合物,继续用水稀释5倍搅拌均匀;步骤E、往沉淀池内放置电解装置同时进行搅拌和电解;步骤F、电解完全后,将吸附了重金属的电解装置移走;步骤G、往每吨电解后的水泥混合物中投放150mg双特异性磷酸酶进行微生物发酵,常温下发酵至少48小时;步骤H、将步骤G中发酵好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液体包装成液态生物有机肥,固体烘干后包装成固态生物有机肥。实施例3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水洗工序、电解工序和生物处理工序;制备的具体步骤为:步骤A、先将锡泥转移至反应池中,接着往沉淀池中加入水,用水量按重量比来计算,锡泥与水的比值为10%;步骤B、充分搅拌后,静置22小时;步骤C、由反应池底部转移走部分金属沉淀;步骤D、将剩余在反应池内的水泥混合物,继续用水稀释6倍搅拌均匀;步骤E、往沉淀池内放置电解装置进行电解;步骤F、电解完全后,将吸附了重金属的电解装置移走;步骤G、往每吨电解后的水泥混合物中投放180mg啤酒酵母进行微生物发酵,常温下发酵至少48小时;步骤H、将步骤G中发酵好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液体包装成液态生物有机肥,固体烘干后包装成固态生物有机肥。实施例4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水洗工序、电解工序和生物处理工序;制备的具体步骤为:步骤A、先将锡泥转移至反应池中,接着往沉淀池中加入水,用水量按重量比来计算,锡泥与水的比值为15%;步骤B、充分搅拌后,静置35小时;步骤C、由反应池底部转移走部分金属沉淀;步骤D、将剩余在反应池内的水泥混合物,继续用水稀释6倍搅拌均匀;步骤E、往沉淀池内放置电解装置同时进行搅拌和电解;步骤F、电解完全后,将吸附了重金属的电解装置移走;步骤G、往每吨电解后的水泥混合物中投放270mg乳酸菌(其中包括100mg乳酸链球菌、100mg奶酪链球菌和70mg酒明串珠菌)合130mg磷酸酶(50mg酪氨酸特异性磷酸酶、50mg双特异性磷酸酶和30mg脂类磷酸酶)进行微生物发酵,常温下发酵至少48小时;步骤H、将步骤G中发酵好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液体包装成液态生物有机肥,固体烘干后包装成固态生物有机肥。实施例5-->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水洗工序、电解工序和生物处理工序;制备的具体步骤为:步骤A、先将锡泥转移至反应池中,接着往沉淀池中加入水,用水量按重量比来计算,锡泥与水的比值为20%;步骤B、充分搅拌后,静置48小时;步骤C、由反应池底部转移走部分金属沉淀;步骤D、将剩余在反应池内的水泥混合物,继续用水稀释6倍搅拌均匀;步骤E、往沉淀池内放置电解装置同时进行搅拌和电解;步骤F、电解完全后,将吸附了重金属的电解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洗工序、电解工序和生物处理工序;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A、先将锡泥转移至反应池中,接着往沉淀池中加入水,用水量按重量比来计算,锡泥与水的比值为5%~20%;  步骤B、充分搅拌后,静置12~48小时;  步骤C、由反应池底部转移走金属沉淀;  步骤D、将剩余在反应池内的水泥混合物,继续用水稀释5~6倍搅拌均匀;  步骤E、往沉淀池内安放电解装置进行电解;  步骤F、电解完全后,将吸附有金属的电解装置移走;  步骤G、往反应池中投入生物试剂进行生物发酵,常温下发酵至少48小时;  步骤H、将步骤G中发酵好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液体包装成液态生物有机肥,固体烘干后包装成固态生物有机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废锡泥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洗工序、电解工序和生物处理工序;制备的具体步骤为:步骤A、先将锡泥转移至反应池中,接着往沉淀池中加入水,用水量按重量比来计算,锡泥与水的比值为5%~20%;步骤B、充分搅拌后,静置12~48小时;步骤C、由反应池底部转移走金属沉淀;步骤D、将剩余在反应池内的水泥混合物,继续用水稀释5~6倍搅拌均匀;步骤E、往沉淀池内安放电解装置进行电解;步骤F、电解完全后,将吸附有金属的电解装置移走;步骤G、往反应池中投入生物试剂进行生物发酵,常温下发酵至少48小时;步骤H、将步骤G中发酵好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液体包装成液态生物有机肥,固体烘干后包装成固态生物有机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柏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