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特别涉及一种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2014年,美国莱斯大学的james m. tour课题组首次通过二氧化碳激光器处理商用聚酰亚胺薄膜制备了三维多孔石墨烯结构,被称为激光诱导石墨烯。由于良好的孔隙率,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电导率,激光诱导石墨烯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用来制备激光诱导石墨烯的碳前驱体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包括从热塑性聚合物、酚醛树脂、生物聚合物到纺织品、纤维素、木材、软木,甚至食物(如土豆皮、面包和椰子壳),这也进一步拓展了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应用领域。
2、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硅胶浇筑法将激光诱导石墨烯转移至可固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以拓展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受体材料并实现一系列的柔性电子器件应用。但是,硅胶浇筑法成功率较低且受体材料仅限于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
3、另外,也有科研人员提出了激光转印法将石墨烯转移至柔性聚合物基板上,但该方法是需要通过熔化和冷却受体材料来实现的,从而限制了受体材料的种类。
4、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前驱体材料为热塑性聚合物或者酚醛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前驱体材料为聚酰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前驱体材料薄膜厚度为0.15~0.25mm,所述玻璃衬底选自载玻片、光学玻璃和石英玻璃中的一种,厚度为1.0~1.2mm。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前驱体材料为热塑性聚合物或者酚醛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前驱体材料为聚酰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前驱体材料薄膜厚度为0.15~0.25mm,所述玻璃衬底选自载玻片、光学玻璃和石英玻璃中的一种,厚度为1.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前驱体材料薄膜厚度为0.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在多受体表面转移构建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重复频率为400~800khz,脉冲宽度为350fs,波长为1035nm,激光扫描间距为1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恺,王凌霄,邓钦文,于浩男,何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