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和界面效应,具有特殊的光学、热学、力学和磁学性能。一些纳米材料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分子成像、热疗等领域。其中,利用纳米技术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具有生物毒性低、药物释放量大、载药量高等特点。通过包埋或表面修饰,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改善了药物的药理性能。此外,一些纳米材料还具有神经保护活性,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药。
2、纳米药物载体广泛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研究发现,当多巴胺负载到壳聚糖纳米颗粒中时,药物在小鼠体内吸收后,纹状体中多巴胺的产生增加,并且通过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的转运也增加。为了减少帕金森病口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设计了一种定点释放多巴胺的颅内纳米装置。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脑脊液中多巴胺的浓度明显高于全身,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甲环素被封装在纳米结构的脂质载体中。这种纳米结构的脂质由三硬脂酸甘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基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交联反应,将透明质酸和多巴胺纳米进行偶联制备得到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溶液和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溶剂均为二甲基亚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基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交联反应,将透明质酸和多巴胺纳米进行偶联制备得到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溶液和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溶剂均为二甲基亚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水溶液中的透明质酸浓度为7~12mg/ml;和/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质酸-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与所述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用量的质量比为:1.3~1.8:1;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周鸿雁,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