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资源化利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nn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产生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主要以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为主,农作物的秸秆可以经过相关的技术处理进行资源化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可复配精料(玉米、豆粕等)及微生物菌剂,通过厌氧发酵成为反刍动物饲料,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目前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的方法中针对菌液精准混合的关注度不足,无法根据秸秆含水率等实时精确调整菌液混合比例,导致秸秆饲料的质量难以保证。为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率,标准化、智能化、高效化等成为饲料生产线追求的目标。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rnn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系统及方法,根据秸秆的含水率实时调整菌液流量,提高饲料原料含水率控制的精确度,保证秸秆饲料化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
...【技术保护点】
1.基于RNN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搂草机(1)、打捆包膜机(2)、夹包机(3),还包括控制系统(7)以及与控制系统(7)信号连接的秸秆揉丝机(4)、秸秆粉碎搅拌机(5)、喷淋系统(6)、包膜机(8)及传送带控制机构;秸秆粉碎搅拌机(5)的内壁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上方安装有RGB相机;喷淋系统(6)安装在秸秆粉碎搅拌机(5)顶盖下方,喷淋系统(6)共有两路液体,分别是自来水与菌液,喷淋系统(6)包括电动水泵(601),自来水以及菌液均使用电动水泵(601)抽取,抽取后依次经过Y型过滤器(602)、电动调节阀(603)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rnn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搂草机(1)、打捆包膜机(2)、夹包机(3),还包括控制系统(7)以及与控制系统(7)信号连接的秸秆揉丝机(4)、秸秆粉碎搅拌机(5)、喷淋系统(6)、包膜机(8)及传送带控制机构;秸秆粉碎搅拌机(5)的内壁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上方安装有rgb相机;喷淋系统(6)安装在秸秆粉碎搅拌机(5)顶盖下方,喷淋系统(6)共有两路液体,分别是自来水与菌液,喷淋系统(6)包括电动水泵(601),自来水以及菌液均使用电动水泵(601)抽取,抽取后依次经过y型过滤器(602)、电动调节阀(603)、流量计、球阀(606)后最终进入静态混合器(607),静态混合器(607)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嘴(608)连接。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rnn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系统的基于rnn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骅,朱雪茹,李超,王居飞,葛琦,吴咏梅,贺春玉,陈实,汤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