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M制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753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EM制氢系统,通过对水进行电解制氢并收集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电解控制模块和电解槽,所述电解槽连接有水源供水,连接有储气模块将电解产生的氢气排入收集;所述电解控制模块具有控制部和可调直流电源,通过可调直流电源接入外部交流电源供电,电解控制模块外部具有供电端口,通过线缆连接供电端口与若干电解槽的电极并联供电,电解控制模块外部还具有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连接控制部操作,通过控制部调整可调直流电源输出的电流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aem电解槽,具体涉及新型aem制氢电解槽。


技术介绍

1、aem是一种新型的碱性离子膜水分解制氢技术,主要包括电解槽、电极、电解质和电源等四个部分。

2、其原理如下:

3、电解槽:aem制氢技术所使用的电解槽是一种由两个电极和一个带电离子交换膜所组成的封闭式装置,电极被装置在电解槽的两端,以产生正负电荷。

4、电极:aem制氢技术采用特殊的电极材料,如铂、氧化铑或氧化镍等,以提高电化学反应效率和产氢速率。

5、aem膜:阴离子交换膜(aem)是一种选择性透过的隔膜,通常有连接带正电的官能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由于aem可以传输阴离子导电,同时隔绝氧气或氢气等气体,是碱性条件下进行电解水的理想导电隔膜之一。。

6、电源:aem制氢技术采用稳定的直流电源,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7、整个制氢过程中,水分子在电解槽中发生电解反应,分解为氢离子和氧离子,同时由于过程中存在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oh-通过,阻挡质子h-通过,因此产生的氢离子会向阴极移动,而oh-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AEM制氢系统,通过对水进行电解制氢并收集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控制模块(3)和电解槽(2),所述电解槽(2)连接有水源供水,连接有储气模块将电解产生的氢气排入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EM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与电解槽(2)对应的可调电阻,所述可调电阻一端与电解控制模块(3)的任一供电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电解槽(2)电极连接形成串联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EM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控制模块(3)内设置有电源分配器,并具有若干组供电端口,通过电源分配器连接若干组供电端口分别给若干个电解槽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aem制氢系统,通过对水进行电解制氢并收集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控制模块(3)和电解槽(2),所述电解槽(2)连接有水源供水,连接有储气模块将电解产生的氢气排入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em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与电解槽(2)对应的可调电阻,所述可调电阻一端与电解控制模块(3)的任一供电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电解槽(2)电极连接形成串联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em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控制模块(3)内设置有电源分配器,并具有若干组供电端口,通过电源分配器连接若干组供电端口分别给若干个电解槽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aem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模块为若干独立的排水储气罐(4),所述排水储气罐(4)具有排水口和进气口,通过进气口与对应的电解槽(2)连接收集产生的氢气,氢气通过进气口进入排水储气罐(4)并将排水储气罐(4)内的水从排水口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em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储气罐(4)具有用于观察内部水位的视窗,并在视窗上根据排水储气罐(4)内部容积设置的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宪章伍建军徐朝权许子奇刘兴邓立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天府新能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