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452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用于无人机领域;该结构包括底座、隔板组件、单体电池和固定条,其中隔板组件包括传热框架、导热垫片和U形散热片,传热框架包括传热板和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单体电池与传热框架一一对应设置于传热框架的空腔内;第二散热板与底座相连,固定条与第一散热板相连并将多个传热框架相连;传热框架还包括加厚传热框架,与底座、固定条分别通过双沉头拉铆钉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传热框架和固定条、底座相连形成整体框架结构,结构稳定、重量轻、体积小;热量自导热垫片、传热框架传递到固定条和底座,传热效率高,同时使电池各部位传热更加均匀;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有利于规模化量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无人机是热度很高的新兴领域,它在起飞和降落阶段依靠旋翼产生升力,在平飞时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靠机翼产生升力,起飞降落时不需要长长的跑道和专业的场地,对起降的场地要求低。纯电动力的设计,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噪音、更加节能环保,且电机的稳定性强,安全冗余度更高。无人机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在大功率放电时会产生较大热量,且电池组由多个单体电池紧密贴合组成,在大功率放电时,如果没有使用有效的散热措施,会使电池过热,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安全隐患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池散热方式有自然冷却、风冷和液冷,然而自然冷却时间长,散热效果差;风冷和液冷由于其结构特点,增加了风扇或管路等复杂结构,导致电池组的体积和重量大幅增加,通常应用于在电动车等领域,并不适用于对于重量要求较高的电动无人机领域。因此,对于无人机用电池,不仅要考虑电池的散热效果,还要考虑散热结构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框架包括传热板和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传热板相对两端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固定条相连,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底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还包括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两侧,与所述单体电池、所述传热板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框架包括传热板和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传热板相对两端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固定条相连,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底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还包括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两侧,与所述单体电池、所述传热板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还包括u形散热片,所述u形散热片的u型槽平行于所述固定条长度方向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相对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无人机用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框架中的至少两个为加厚传热框架,所述加厚传热框架的所述传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会勤王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