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17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扭力板、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第一固定板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相应的平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分别与第二转轴和相应的支架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与扭力板的一端铰接,第二转轴与扭力板的另一端铰接,第一转轴与扭力板相对转动产生摩擦扭力,第二转轴与扭力板相对转动产生摩擦扭力。本技术能够使支架在任意位置任意角度停止且有保持力,保证支架稳定地支撑平板正常使用,采用双轴旋转的结构,便于先将支架抬升一定距离,防止大角度旋转时支架与平板的干涉等,还可以实现支架按照顺序动作开合,操作感和体验感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移动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平板电脑、大屏智能手机、电子书、学习机、游戏机、mp4等轻便小巧、便于携带的平板类电子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目前,一些平板类电子产品会带有一体的支架,即平板与支架一体机,支架与平板通过铰链机构离连接,便于使用者调节产品的放置角度,操作方便等。但是,现有的支架与平板的铰链机构,通常都是单轴转动的结构,随着支架相对于平板转动打开,铰链机构外露的部分较多,大角度旋转时可能造成支架与平板干涉等,操作感和体验感较差,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使用需求,影响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扭力板、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第一固定板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相应的平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扭力板(3)、第一转轴(4)及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固定板(1)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4)和相应的平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5)和相应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扭力板(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轴(5)与所述扭力板(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扭力板(3)相对转动产生摩擦扭力,所述第二转轴(5)与所述扭力板(3)相对转动产生摩擦扭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1...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扭力板(3)、第一转轴(4)及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固定板(1)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4)和相应的平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5)和相应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扭力板(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轴(5)与所述扭力板(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扭力板(3)相对转动产生摩擦扭力,所述第二转轴(5)与所述扭力板(3)相对转动产生摩擦扭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1),所述第二连接柱(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5)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2)内设置有第一扁位(221),所述第二转轴(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扁位(221)相配合的第二扁位(51),所述第一扁位(221)与所述第二扁位(51)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转轴(5)圆周方向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1),所述第一连接柱(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4)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二转轴(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板(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平板与支架一体机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板(3)的一端设置有卷曲成型的第三连接柱(31),所述第三连接柱(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