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制冷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152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制冷杯,包括相互配合的制冷杯本体、杯盖和搅拌机构,杯盖底部向外一体成型有圆形凸圈、且杯盖底部向内凹设有圆形盲孔,圆形盲孔一体连通有定位卡槽,圆形盲孔和定位卡槽位于圆形凸圈内,搅拌机构设有安装卡座、与安装卡座一体成型的定位卡块以及与安装卡座连接的搅拌叶,圆形盲孔与搅拌机构可拆卸式连接、且安装卡座与圆形盲孔接触部分通过磁铁相互吸引以固定相连,定位卡块卡入定位卡槽以限位固定;使用时,圆形凸圈伸入杯腔内,圆形凸圈相对制冷杯本体转动以带动搅拌叶转动;本高效制冷杯结构设计简单,方便使用,使制冷杯内的液体均匀混合,安装卡座与圆形盲孔接触部分通过磁铁吸引以固定相连,方便固定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杯,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制冷杯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制冷杯是可以制冷的茶杯,采用嵌入高科技半导体制冷芯片制冷,外形简单、体积小,是一种可以给可乐、啤酒、茶饮等饮品进行制冷的杯子。

2、制冷杯由于制冷组件一般设置于杯底处,所以在制冷时会导致杯内液体的制冷效果不均匀,上层液体与下层液体存在明显的温度差,人们饮用之前需进行摇晃来中和杯内液体,但是直接摇晃容易造成压力差,影响制冷杯的正常使用。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202222771468.3制冷杯,该对比文件中,使用电机带动圆板及其上结构在辅助连接结构的配合下快速旋转,进而带动整个杯身旋转,使得其内的液体在晃动中自动混匀。

4、该对比文件虽然能够将杯内液体混匀,但是所使用的结构较多,较为繁琐,通过电机将杯内液体混匀,涉及到电子元件,存在易损坏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其能够以更加简单的机械方式混匀杯内液体,从而避免制冷杯的电子元件损坏,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制冷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制冷杯本体(1)、杯盖(4)和搅拌机构(10),所述杯盖(4)安装有显示屏(5)和温度传感模块,所述制冷杯本体(1)内开设有杯腔(2),所述杯腔(2)底部设有制冷组件(23),所述杯盖(4)底部向外一体成型有圆形凸圈(6)、且所述杯盖(4)底部向内凹设有圆形盲孔(8),所述圆形盲孔(8)一体连通有定位卡槽(9),所述圆形盲孔(8)和定位卡槽(9)位于所述圆形凸圈(6)内,所述搅拌机构(10)设有安装卡座(11)、与所述安装卡座(11)一体成型的定位卡块(12)以及与所述安装卡座(11)连接的搅拌叶(13),所述圆形盲孔(8)与所述搅拌机构(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制冷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制冷杯本体(1)、杯盖(4)和搅拌机构(10),所述杯盖(4)安装有显示屏(5)和温度传感模块,所述制冷杯本体(1)内开设有杯腔(2),所述杯腔(2)底部设有制冷组件(23),所述杯盖(4)底部向外一体成型有圆形凸圈(6)、且所述杯盖(4)底部向内凹设有圆形盲孔(8),所述圆形盲孔(8)一体连通有定位卡槽(9),所述圆形盲孔(8)和定位卡槽(9)位于所述圆形凸圈(6)内,所述搅拌机构(10)设有安装卡座(11)、与所述安装卡座(11)一体成型的定位卡块(12)以及与所述安装卡座(11)连接的搅拌叶(13),所述圆形盲孔(8)与所述搅拌机构(10)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安装卡座(11)与所述圆形盲孔(8)接触部分通过磁铁相互吸引以固定相连,所述定位卡块(12)卡入所述定位卡槽(9)以限位固定;使用时,所述圆形凸圈(6)伸入所述杯腔(2)内,所述圆形凸圈(6)相对制冷杯本体(1)转动以带动搅拌叶(1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3)设有固定杆(22)和与所述固定杆(22)连接的叶片(15)组件(14),所述固定杆(22)端部连接有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组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6)设有过滤组件(16)设有过滤网(18),所述过滤网(18)开设有安装通孔(19),所述固定杆(22)穿过所述安装通孔(19)并与所述过滤网(18)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筑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