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发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15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7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超临界发泡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上模与下模呈相对间隔设置,且上模与下模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槽口;还包括顶模机构,其中,顶模机构设置在下模上,且顶模机构具有可沿下模竖直延伸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的顶出部,顶出部位于下模的槽口内,顶出部朝向上模侧直线移动将发泡制品向外顶出,通过设置的顶模机构,在发泡制品完成后,通过驱使顶出部朝向上模侧直线移动将发泡制品向外顶出,方便对发泡成型后的制品进行脱模使用,避免脱模时产品破损,提高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泡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发泡模具


技术介绍

1、发泡成型的模具就是塑料发泡模具,将发泡性树脂直接填入模具内,使其受热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制成泡沫塑件。

2、公开号为cn209240349u的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本体,下模包括下模本体,下模本体上开有槽口,且下模本体上位于槽口的外周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垫,槽口与上模本体相配合以形成密闭的发泡成型腔,上模本体上开有与发泡成型腔相连通的通气孔,槽口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防粘凸起,现有的发泡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发泡成型后的制品进行取出,脱模通常采用手工脱模,操作十分不便,脱模容易造成制品破损,降低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超临界发泡模具,方便对发泡成型后的制品进行脱模使用,避免脱模时产品破损,提高了使用效果。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临界发泡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

3、上模与下模呈相对间隔设置,且上模与下模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槽口;

4、还包括顶模机构,其中,

5、顶模机构设置在下模上,且顶模机构具有可沿下模竖直延伸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的顶出部,顶出部位于下模的槽口内,顶出部朝向上模侧直线移动将发泡制品向外顶出。

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顶模机构包括若干顶起件、若干弹性件、连接件和限位件,其中,

7、所述下模内设有腔体,且所述下模的槽口内开设有若干均与腔体相连通的连接槽;

8、若干顶起件分别对应活动设置在各连接槽内,且顶起件的外轮廓形状与连接槽相匹配,顶起件作为顶模机构的顶出部;

9、连接件位于腔体内,且顶起件靠近腔体的一端贯穿连接槽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10、弹性件的两侧分别与腔体的内壁和连接件相固定,且弹性件位于连接件远离顶起件的一侧;

11、限位件转动连接在连接件远离顶起件的一侧,限位件具有朝径向方向设置的伸长部;

12、所述下模远离上模的一侧开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件的位置相对应,且限位槽与限位件的截面形状相同;限位件伸出限位槽外,并转动限位件使伸长部与下模外壁相抵接,将顶起件的位置进行锁定。

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其中,

14、第一连接段转动连接在连接件远离顶起件的一侧,且第一连接段与连接件处于垂直设置;

15、第二连接段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段的外侧,且远离连接件一侧设置,第二连接段与连接件处于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作为限位件的伸长部。

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段与下模外壁相抵接时,顶起件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下模的槽口内壁处于同一平面。

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顶模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其中,

18、第一密封件设置在连接槽的内壁上,顶起件移动至连接槽内与第一密封件抵接,使其处于密封状态。

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下模内还开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内流动有换热介质,用于对下模进行降温冷却。

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冷却通道的形状呈多个u型依次排列拼接形成,用于增大接触面积。

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和凸起部,其中,

22、所述下模靠近上模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23、第二密封件设置于凹槽内,且第二密封件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相抵;

24、凸起部固定设置在上模靠近下模的一侧,且凸起部的位置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上模与下模压合,凸起部插入进凹槽内,使上模与下模之间进行密封。

2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上模靠近下模的一侧开设有通气槽,通气槽的一侧开设有与上模的槽口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述上模的一侧开设有与通气槽相连通的通气孔。

2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通气槽的形状呈环形设置。

27、本技术的一种超临界发泡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通过设置的顶模机构,在发泡制品完成后,通过驱使顶出部朝向上模侧直线移动将发泡制品向外顶出,方便对发泡成型后的制品进行脱模使用,避免脱模时产品破损,提高了使用效果;

29、(2)通过设置的冷却通道,可向冷却通道内通入换热介质,对模具进行快速降温冷却;

30、(3)通过设置的凹槽、第二密封件和凸起部相匹配,可使上模与下模压合时起到密封效果,能有效保证发泡模具在高温、高压下的密封性能,提高成型质量;

31、(4)通过开设的通气槽、通孔和通气孔相配合,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到通气槽内,通气槽可将气体导向四周,然后再通过均匀分布的通气槽进入到上模的槽口内,进气均匀性更好,可提高发泡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发泡模具,其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机构(3)包括若干顶起件(31)、若干弹性件(32)、连接件(33)和限位件(34),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4)包括第一连接段(341)和第二连接段(342),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342)与下模(2)外壁相抵接时,顶起件(31)远离连接件(33)的一端与下模(2)的槽口内壁处于同一平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机构(3)还包括第一密封件(35),其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内还开设有冷却通道(400),冷却通道(400)内流动有换热介质,用于对下模(2)进行降温冷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400)的形状呈多个U型依次排列拼接形成,用于增大接触面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5)和凸起部(6),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发泡模具,其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机构(3)包括若干顶起件(31)、若干弹性件(32)、连接件(33)和限位件(34),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4)包括第一连接段(341)和第二连接段(342),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342)与下模(2)外壁相抵接时,顶起件(31)远离连接件(33)的一端与下模(2)的槽口内壁处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汉平沈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托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