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125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涉及电炉组合把持器技术领域,包括,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组合把持器的底部环在进行运行时,也存在变形情况,不便于通过紧密的结构来设置在底部环外侧,第一达到加强底部环内壁挤压力对抗强度的目的,第二达到可以一定程度上知晓变形力度以及变形位置目的的问题,本实用通过多组弯环体内壁产生挤压力时,多组的连接弯环通过多组的测量构件进行连接,即加强了底部环的强度,用于抵御底部环的变形,当底部环的变形力度过大时,会撑开多组的连接弯环,进而导致测量金属片产生变形,继而通过变形的测量金属片来判断底部环的变形位置,通过测量金属片的数字尺度,来一定程度上知晓变形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炉组合把持器,具体为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


技术介绍

1、电炉是把炉内的电能转化为热量对工件加热的加热炉,电炉可分为电阻炉、感应炉、电弧炉、等离子炉、电子束炉等。同燃料炉比较,电炉的优点有:炉内气氛容易控制;物料加热快;加热温度高;温度容易控制,现有电炉的锥形环把持器长时间使用会发生变形,铜瓦和电极接触不均匀,只有底面三分之一处,并时常打电,造成铜瓦时常被打漏。频繁更换铜瓦,通过把锥形环把持器改造为组合把持器。利用现有组合把持器优点,把铜瓦改为接触原件,增加接触原件和电极接触面积,增加到点效率,避免频繁打电,使电炉平稳运行,减少电炉运维成本,而现有组合把持器的底部环在进行运行时,也存在变形情况,不便于通过紧密的结构来设置在底部环外侧,第一达到加强底部环内壁挤压力对抗强度的目的,第二达到可以一定程度上知晓变形力度以及变形位置的目的,且现有组合把持器在进行换气时,内腔较小,导致容纳的气体较少,易导致组合把持器的气压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包括金属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弯管(1)设置多组,多组的金属弯管(1)下端设置有底部环(2),底部环(2)中间外侧设置有防变形组件(3),防变形组件(3)包括连接弯环(31),以及设置在连接弯环(31)外侧的测量构件(32),连接弯环(31)紧贴在底部环(2)外侧,底部环(2)长时间工作产生变形,挤压连接弯环(31)变形,测量构件(32)用于测量变形的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环(31)以及测量构件(32)均设置多组,且连接弯环(31)和测量构件(32)的组数一致,一组的测量构件(32)将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包括金属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弯管(1)设置多组,多组的金属弯管(1)下端设置有底部环(2),底部环(2)中间外侧设置有防变形组件(3),防变形组件(3)包括连接弯环(31),以及设置在连接弯环(31)外侧的测量构件(32),连接弯环(31)紧贴在底部环(2)外侧,底部环(2)长时间工作产生变形,挤压连接弯环(31)变形,测量构件(32)用于测量变形的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环(31)以及测量构件(32)均设置多组,且连接弯环(31)和测量构件(32)的组数一致,一组的测量构件(32)将相邻两组的连接弯环(31)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构件(32)包括设置在一组的连接弯环(31)外侧的第二测量块(322),以及设置在相邻一组连接弯环(31)外侧的第一测量块(321),且第一测量块(321)和第二测量块(322)之间嵌合设置有测量金属片(3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金属片(323)与底部环(2)为相同材质制成的构件,测量金属片(323)上设置有数字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的组合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王永胜刘铁军杨铭雍豆仁喜段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