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688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4
本技术涉及稀油润滑油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结构为筒体形,包括油箱底部设置安装底座;油箱右部设置回油管、人孔和排污管;油箱内部设置隔板;过滤区设置磁过滤棒、过滤网;油箱左端设置润滑泵吸油管和净油机回油管;油箱前后部设置液位计报警器和积水报警器;油箱顶部设置上视孔和加油管。本技术结构紧凑,油箱内部设置润滑油吸油区、回油区与过滤区,能实现润滑油液从回油区、过滤区、吸油区自动循环冷却,杂质沉淀过滤。本技术专利油箱能随时跟踪油液品质,自动对油液进行净化除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稀油润滑油箱,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


技术介绍

1、润滑油箱在稀油润滑系统中扮演着热交换平衡的角色。其主要功能是将机器中流回润滑油箱的含有金属杂质、颗粒、水份等的热润滑油,从润滑油回油区到过滤区再润滑油吸油区,经过冷却、沉淀、过滤和净化除水等工艺步骤处理,使吸油区干净的润滑油通过油泵输送到机器的摩擦发热部位,以实现对机器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在润滑过程中,含有杂质并变热的润滑油再次流回油箱,再经过润滑油箱沉淀、过滤、冷却和净化等处理,润滑泵不停地将油箱中干净的润滑油输入机器中对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机器中不停地有含杂质的热油流回油箱。如此使润滑油反复循环,将高热的机器轴承进行降温润滑。保证了生产机器正常作业。

2、润滑油箱主要应用于冶金、矿山和水泥等机械设备的动静压轴承的集中润滑系统中,通常安装在机器附近地坑中。

3、现有的润滑油箱存在排污不方便、过滤冷却效果不佳、油箱小而多和管理难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

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中,包括:

3、油箱,所述油箱内设中心隔板,将所述油箱的容腔对半分隔为回油区和吸油区,使油箱内的润滑油经过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沉淀、冷却、过滤、净油,保证了再次进入机器轴承的润滑油是干净清洁的,所述回油区和所述吸油区单侧连通;靠近连通处的所述回油区上部的所述油箱外壁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上表面圆弧管壁切除,所述回油管倾斜布置于所述回油区,可以使得高热量回油充满整个回油区,有利于润滑油快速自然散热,远离所述回油管的所述吸油区底部的油箱侧壁开设有润滑泵吸油管、净油机吸管和净油机回油管,所述净油机吸管与净油机回油管接口处接入净油机,对经过油箱长距离沉淀、冷却、除水和除杂的润滑油到吸油区后、再次对油液清洁度进行检测过滤,保证进入机器的润滑油液干净清洁;

4、积水报警器和液位报警器,所述积水报警器和所述液位报警器均安装在油箱外壁,所述积水报警器和所述液位报警器的接口触点与内部润滑油连通,用于油箱内润滑油含水量超标和油液位超标报警。

5、回油过滤隔板,所述回油过滤隔板固定安装在中心隔板与油箱之间,所述回油过滤隔板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将靠近连通处的所述吸油区分隔为油过滤区,位于油过滤区的所述回油过滤隔板上安装有磁过滤支撑板,所述磁过滤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磁过滤棒,磁过滤棒中的磁体将无法过滤的金属颗粒吸附在磁过滤棒上,阻断了金属颗粒对机器轴承的磨损伤害。若磁过滤棒吸满便会堵塞润滑油过滤区,由于油液不流通,润滑油回油区油位会很快升高,回油区液位计油位超过高位触发报警,人工抽出磁棒进行清洗更换。润滑油进入正常流通状态。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实现了油箱内杂质从回油区自动流回到润滑油过滤区;通过中心隔板将油箱分隔为回油区和吸油区,基于回油管结构设计,实现了高热量回油充满整个回油区,有利自然散热,也实现了回油杂质自然流通而不堵管;油过滤区的回油过滤装置实现了油污的集中收集和排放,节约了人工和成本。

7、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使过滤、冷却、排污、净油自成一体,节约了人力与物力。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箱底部两侧各设有三个底座,底座将油箱底部悬空,既对油箱起稳定支撑作用又有利于油箱全方位散热。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油箱轴线为中心,靠近吸油区的底座轴线中心比靠近回油区的底座轴线中心高70 mm布置,使整个油箱中的杂质自然流动到润滑油过滤区。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回油管由两节油管组成,靠近连通处的其中一节油管自回油口至油箱中心按水平线1∶40的倾斜度布置,有利于润滑油不易回流,另一节油管与水平线呈45°布置,使从机器中流回的油管末端的杂质顺利流到回油区,从而不堵塞回油管。

1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网板的网孔尺寸为3mm网孔间距为5mm,能有效将机器里流回的杂质拦在油过滤区进行集中清除,润滑油经过大面积过滤能快速通过该区域进入吸油区。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箱外壁设有人孔,位于人孔下方设有排污管,方便清洗油箱及排干油液。

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靠近所述人孔的所述油箱外壁设有油液取样口,便于观察取样油箱内油品杂质是否超标。

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箱设有人梯,所述油箱顶部设有上视孔和加油管,在油箱内的油品杂质超标后,打开排污管排干油液,爬上人梯,打开上视孔,取出磁过滤棒,清洗油箱,打开加油管进行加油,润滑油泵再次从润滑油箱吸油输送到机器对轴承进行润滑冷却。

1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箱顶部固定设有吊耳。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底部两侧各设有三个底座(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以油箱(1)轴线为中心,靠近吸油区的底座(3)轴线中心比靠近回油区的底座(3)轴线中心高70 mm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12)由两节油管组成,靠近连通处的其中一节油管自回油口至油箱中心按水平线1∶40的倾斜度布置,另一节油管与水平线呈45°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6)的网孔尺寸为3mm,网孔间距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外壁设有人孔(11),位于人孔(11)下方设有排污管(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人孔(11)的所述油箱(1)外壁设有油液取样口(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设有人梯(17),所述油箱(1)顶部设有上视孔(13)和加油管(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顶部固定设有吊耳(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底部两侧各设有三个底座(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以油箱(1)轴线为中心,靠近吸油区的底座(3)轴线中心比靠近回油区的底座(3)轴线中心高70 mm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12)由两节油管组成,靠近连通处的其中一节油管自回油口至油箱中心按水平线1∶40的倾斜度布置,另一节油管与水平线呈45°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粗轧润滑油箱,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