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6842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4
本技术涉及土石坝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该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包括位于土石坝的坝体中部的沥青混凝土心墙、过渡层和反滤层。过渡层位于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上游侧。反滤层位于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下游侧。过渡层中上游过渡料与沥青混凝土心墙相接触的上游过渡料的最大粒径为40mm。上游过渡料中填充有粉细砂。过渡层的外侧设置有上游填料区。反滤层中的反滤填料铺设于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下游侧,形成滤土排水区。滤土排水区的外侧设置有下游填料区。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实现了对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自修复功能,提高了心墙结构的防渗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石坝防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


技术介绍

1、沥青混凝土心墙防渗土石坝是一种新兴的坝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防渗性能好、适应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在众多工程实践的证明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坝型,已成为土石坝建设的重要坝型之一。

2、目前,在筑坝过程中会在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坝壳料之间需设置一层1.5m-3.0m厚的过渡料区域,位于心墙两侧的过渡料与沥青混凝土心墙形成紧密结合的结构,过渡料既起到支撑保护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作用,防止心墙侧胀变形过大,也起到协调坝壳料与沥青心墙变形的作用。

3、现有技术中,过渡材料宜采用碎石或砂砾石,要求质密、坚硬、抗风化、耐侵蚀,颗粒级配宜连续,最大粒径不宜超过80mm,小于5mm粒径的含量宜为25%-40%,小于0.075mm粒径含量不宜超过5%;过渡层应满足心墙与坝壳料之间变形的过渡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渗透稳定性,具有满足施工要求的承载力;上下游过渡料宜采用同一种级配。

4、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沥青混凝土心墙和上下游过渡料区域的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土石坝的坝体中部的沥青混凝土心墙、过渡层和反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过渡料的特征粒径为d85,d85是指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85%,所述反滤填料的特征粒径为D15,D15是指小于该粒径的土中占总土重的15%,其中,D15≤9d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过渡料中增设有粒径为0.05mm-0.1mm的粉细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土石坝的坝体中部的沥青混凝土心墙、过渡层和反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过渡料的特征粒径为d85,d85是指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85%,所述反滤填料的特征粒径为d15,d15是指小于该粒径的土中占总土重的15%,其中,d15≤9d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过渡料中增设有粒径为0.05mm-0.1mm的粉细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裂缝淤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填料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丁鑫昱杨海华刘锋何建新于雷吴远鹏梁晓艳马好德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