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抛秧机构及抛秧系统。
技术介绍
1、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无人机可以挂载各种作业系统,能够进行农业喷洒作业以及农业播种作业。目前利用无人机进行抛秧作业的时候,抛秧结构一般设置在无人机的底部,抛秧结构跟随无人机在农田的上方飞行,在飞行过程中进行抛秧作业。
2、现有技术中的抛秧机构存在抛秧作业产生的震动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导致抛秧机构飞行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抛秧机构及抛秧系统,其能够减小抛秧作业产生的震动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
2、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秧机构,其包括:
4、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用于设置于无人机;
5、放秧模块,所述放秧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所述放秧模块用于输送毯苗;
6、取秧模块,所述取秧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且所述取秧模块位于所述放秧模块的上方,所述取秧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秧机构(100)还包括送秧模块(40),所述送秧模块(40)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10),所述送秧模块(40)用于向上输送所述放秧模块(30)上的毯苗(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秧模块(40)包括传动件和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和所述安装模块(10)连接,所述传动件和所述传动电机连接,所述传动件用于向上输送所述放秧模块(30)上的毯苗(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秧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秧机构(100)还包括送秧模块(40),所述送秧模块(40)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10),所述送秧模块(40)用于向上输送所述放秧模块(30)上的毯苗(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秧模块(40)包括传动件和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和所述安装模块(10)连接,所述传动件和所述传动电机连接,所述传动件用于向上输送所述放秧模块(30)上的毯苗(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秧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秧模块(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送秧模块(40)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秧模块(30)包括弧形模块(102)和直行模块(103),所述弧形模块(102)和所述直行模块(103)连接,所述取秧模块(20)设置于所述弧形模块(102)的上方,所述弧形模块(102)用于使毯苗(101)在被所述取秧模块(20)分离之前趋于水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秧模块(3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放秧模块(30)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10)的两侧,所述取秧模块(20)的数量与所述放秧模块(30)的数量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取秧模块(20)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10)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取秧模块(20)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10)的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秧模块(30)包括放秧盘(31)和挡秧板(32),所述挡秧板(32)和所述安装模块(10)连接,所述挡秧板(32)位于所述放秧盘(31)的上方,所述放秧盘(31)的顶部位于所述挡秧板(32)内,且所述放秧盘(3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10),所述放秧盘(31)相对于所述挡秧板(32)可横向移动,所述挡秧板(32)设有开口,所述取秧模块(20)用于通过所述开口对所述放秧盘(31)上的毯苗(101)进行分离,并将分离下的秧苗抛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晟华,蔡浩,梁景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