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647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主要包括以本体为基体的旋翼解除保险机构、针刺发火机构、直线发电机构、锁止机构、手工解除保险的保险机构、滑块隔爆机构、万向触发开关、电点火管和底座。旋翼解除保险机构主要位于本体上方,沿引信轴线设置,针刺发火机构、直线发电机构和锁止机构位于旋翼解除保险机构两侧,滑块隔爆机构和底座沿引信轴线布置在旋翼解除保险机构下方,万向触发开关和电点火管偏心置于本体中段,针对滑块隔爆机构设有手工解除保险的保险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引信系自成体系的独立系统,与无人机系统无结构、信号和能量关联,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成本低廉,具有自毁、绝火和电发火能量耗散特性,爆炸物处理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机载弹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


技术介绍

1、通常来说,一枚导弹的价格动辄上百万美元,相对简易的也要几万美元,而无人机的成本却比较低廉。无人机机载弹药,特别是无人机机载空投炸弹,实施目标打击,能够极大提高效费比。因此,完善无人机机载弹药系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现有航空炸弹引信过于笨重,不适合小型无人机选用。

3、为了解目前国内外无人机空投弹药引信的发展现状,应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该数据库在检索过程中会把中文检索关键词同时翻译成外文关键词进行中文和外文检索。其中外文有41种。以“无人机”与“空投炸弹”、“空投炸弹”与“引信”两组关键词进行中文和外文检索,均显示“暂无数据”;以“无人机”与“引信”进行中文和外文检索,结果有2篇中文学位论文、4篇中文期刊论文和7篇英文期刊论文,其中未见有涉及无人机空投炸弹引信结构和原理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为无人机机载弹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主要包括本体(1)、旋翼解除保险机构(2)、针刺发火机构(3)、直线发电机构(4)、锁止机构(5)、手工解除保险的保险机构(6)、滑块隔爆机构(7)、反恢复机构(8)、万向触发开关(9)、电点火管(10)、外罩(11)、底座(12)、传爆管(13)和电子控制模块(17),其特征在于:以本体(1)为基体,沿其中轴线设有第一阶梯孔,所述旋翼解除保险机构(2)的主体部分位于本体(1)上方,旋翼解除保险机构(2)的下部沿本体(1)内腔中心轴线设置于第一阶梯孔内;针刺发火机构(3)、直线发电机构(4)和锁止机构(5)均位于旋翼解除保险机构(2)的侧面,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主要包括本体(1)、旋翼解除保险机构(2)、针刺发火机构(3)、直线发电机构(4)、锁止机构(5)、手工解除保险的保险机构(6)、滑块隔爆机构(7)、反恢复机构(8)、万向触发开关(9)、电点火管(10)、外罩(11)、底座(12)、传爆管(13)和电子控制模块(17),其特征在于:以本体(1)为基体,沿其中轴线设有第一阶梯孔,所述旋翼解除保险机构(2)的主体部分位于本体(1)上方,旋翼解除保险机构(2)的下部沿本体(1)内腔中心轴线设置于第一阶梯孔内;针刺发火机构(3)、直线发电机构(4)和锁止机构(5)均位于旋翼解除保险机构(2)的侧面,其中针刺发火机构(3)通过连接螺钉(16)固定在本体(1)上端;所述滑块隔爆机构(7)和底座(12)沿本体(1)轴线自上而下布置在本体(1)的底部内腔;万向触发开关(9)和电点火管(10)偏心卧置于本体(1)中段;针对滑块隔爆机构(7)设有手工解除保险的保险机构(6),平时保证滑块隔爆机构(7)处于保险状态;所述底座(12)通过四个底座螺钉(15)连接于本体(1)下端盲槽内,在底座(12)中部开有两个阶梯孔,分别为第二阶梯孔和第三阶梯孔,传爆管(13)设置在第二阶梯孔内,反恢复机构(8)设置在第三阶梯孔内;所述本体(1)外部设置有外罩(11),其通过外罩螺钉(14)与本体(1)连接;电子控制模块(17)设置在外罩(11)与本体(1)形成的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解除保险机构(2)主要包括压螺(21)、旋翼(22)、下螺母(23)和保险杆(24)以及本体(1);所述保险杆(24)沿引信轴线设置,其上段通过螺纹与针刺发火机构(3)连接,下段插入滑块隔爆机构(7)的中心通孔内,构成滑块隔爆机构的一道保险,即旋翼保险,保证滑块隔爆机构(7)平时处于隔爆状态;保险杆(24)的上段外露部分螺接有压螺(21)、旋翼(22)和下螺母(23),其中旋翼(22)被压紧固定在压螺(21)与下螺母(2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发火机构(3)主要包括击针座(31)、挡圈(32)、击针簧(33)、保险球(34)、保险杆(24)、击针(35)和针刺雷管(36);保险杆(24)的上段通过螺纹与击针座(31)连接,针刺雷管(36)沿轴向偏心设置在击针座(31)内,所述击针座(31)上开有一个从击针座(31)外壁面通向针刺雷管(36)的二阶阶梯盲孔,以及一个从击针座(31)外壁面通向引信中心轴线内腔的通孔;所述二阶阶梯盲孔自外向内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阶孔和第二阶孔,击针(35)置于第二阶孔内,挡圈(32)置于第一阶孔内并以点铆方式固定;所述击针簧(33)置于第二阶孔中,其一端抵在击针(35)的外端面,另一端抵在挡圈(32)的内端面,平时处于压缩状态;保险球(34)置于通孔内,其被击针簧(33)通过击针(35)紧压,其外壁面紧贴保险杆(24)外圆周面和击针(35)锥形台肩部;所述保险杆(24)和保险球(34)构成对击针(35)的保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发电机构(4)主要包括磁后坐直线电机(41)、压圈(42)和保险片(43)以及针刺雷管(36)和本体(1);所述磁后坐直线电机(41)由电枢和磁芯构成,偏心置于本体(1)内腔且位于针刺雷管(36)正下方;所述压圈(42)套在磁后坐直线电机(41)的磁芯上,并压住电枢;所述保险片(43)置于磁后坐直线电机(41)的正下方,借助本体(1)的环平面构成对磁后坐直线电机(41)的保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空投炸弹的弹底机电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5)主要包括锁销(51)、锁定簧(52)、端盖(53)以及本体(1);所述本体中部(1)上开有一个径向第四阶梯孔,所述第四阶梯孔自外向内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三阶孔、第四阶孔和第五阶孔,所述锁销(51)设置在第三阶孔和第四阶孔内,其一端平时抵在保险杆(24)外圆周面,在引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时钱海军王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