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90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包括多芯光纤、波导结构以及光纤阵列结构,多芯光纤具有多个光纤芯,波导结构包括多个波导芯,光纤阵列结构内部设有多个单芯光纤;其中,每一波导芯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输段、连接段以及第二传输段,每一第一传输段与对应的单芯光纤相接,各第二传输段均与各光纤芯一一对应相接;同一波导芯中,每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第一传输段和第二传输段的延伸方向均具有夹角,每一连接段与对应的第一传输段和第二传输段的相接处分别设有两波导面,各波导面均用于反射光线,以使得光纤阵列结构与多芯光纤耦合。提高了多芯扇入扇出芯片的结构紧凑性和扩展性,无需额外增大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尤其涉及一种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带宽高,损耗低的特点,目前光纤已经被应用于各种数据传输场景,光纤通信网络在日常数据交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标准单模光纤的纤芯位置处于光纤的中心,在整个光纤的体积中占比很小。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容量要求,一种被称为多芯光纤的新型光纤应运而生。多芯光纤包含多个纤芯,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光纤中的空间资源。

2、但是由于多芯光纤中纤芯的特殊排布,如何将不同信道的光低损耗的耦合进入多芯光纤中的不同纤芯中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在多芯光纤中芯与芯之间的间隔非常小,小于标准光纤阵列的127um或250um间隔,因此不能直接使用光纤阵列对接的方式来将光耦合进多芯光纤中。在一维多芯光纤的纤芯数量较少,且为一维排布时,可以采用平面光波导的方式将光从单芯光纤中耦合入多芯光纤中。然而,在多芯光纤中的纤芯是二维排布的情况下,不能采用平面plc波导对接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目前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4、第一种是采用空间耦合的方式。这种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芯光纤、波导结构以及光纤阵列结构,所述多芯光纤具有多个光纤芯,所述波导结构包括多个波导芯,所述光纤阵列结构内部设有多个单芯光纤;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结构包括处于所述波导芯外侧的包层,所述波导芯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包层的折射率,所述波导面的两侧分别为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包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芯的折射率为n1,所述包层的折射率为n2,所述波导面的全反射临界角为,每一所述第一传输段的延伸方向与一所述波导面的角度和每一所述第二传输段的延伸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芯光纤、波导结构以及光纤阵列结构,所述多芯光纤具有多个光纤芯,所述波导结构包括多个波导芯,所述光纤阵列结构内部设有多个单芯光纤;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结构包括处于所述波导芯外侧的包层,所述波导芯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包层的折射率,所述波导面的两侧分别为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包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芯的折射率为n1,所述包层的折射率为n2,所述波导面的全反射临界角为,每一所述第一传输段的延伸方向与一所述波导面的角度和每一所述第二传输段的延伸方向与一所述波导面的角度均大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传输段的延伸方向与一所述波导面的角度和每一所述第二传输段的延伸方向与一所述波导面的角度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晖黎锦培高社成涂佳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