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微裂纹和较多孔隙的复合材料,各项研究表明,普通水泥混凝土易产生收缩开裂、抗拉强度低、韧性差和极限延伸率小、抗冲击韧性差,耐疲劳性能不足、脆性断裂前无明显征兆、耐腐蚀性能差等特点。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正朝着高强度、高性能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纤维增强混凝土复合材料已成为现如今工程中开发利用的热点之一。
2、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材料之后,纤维呈三维网络结构分布,只有纤维均匀分散在水泥混凝土中并产生纤维-水泥基体的双重叠加强化效应,就能大大提高混凝土的韧性。但不合理的纤维混凝土配比和纤维掺量导致混凝土道面功能反而降低的缺陷也逐渐凸显,另外,在搅拌过程中纤维的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纤维结团,导致混凝土硬化期间内部应力不均,也易产生收缩裂缝。因此,通过研发合适的配合比和纤维掺量,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韧性而不降低其力学性能,使其能够应用于建筑、桥梁和机场道面等诸多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韧性水泥基混杂合成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制成:水泥:800份,硅灰:70份,粉煤灰70份,偏高岭土60份,砂:1880份,大石:2300份,小石:1250份,水:410份,减水剂0.5%,消泡剂0.1%;纤维以体积计,合成粗聚丙烯纤维(CPP)掺量1%,粗纤度聚乙烯醇纤维(PVA)掺量0.3%,细纤维掺量0.1%(聚丙烯腈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水泥基混杂合成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28d抗压强度为49.9MPa,劈拉强度为4.86MPa,弯曲强度为10.60M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韧性水泥基混杂合成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制成:水泥:800份,硅灰:70份,粉煤灰70份,偏高岭土60份,砂:1880份,大石:2300份,小石:1250份,水:410份,减水剂0.5%,消泡剂0.1%;纤维以体积计,合成粗聚丙烯纤维(cpp)掺量1%,粗纤度聚乙烯醇纤维(pva)掺量0.3%,细纤维掺量0.1%(聚丙烯腈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水泥基混杂合成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28d抗压强度为49.9mpa,劈拉强度为4.86mpa,弯曲强度为10.60mpa,抗剪强度为9.25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韧性水泥基混杂合成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28d抗压强度为42.5mpa,堆积密度为3100kg/m3,所述硅灰为灵寿县德通矿产品加工厂生产,比表面积大约为20000m2/kg,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堆积密度为2100kg/m3,偏高岭土为,比表面积约为25000m2/kg,砂为70-120目精制石英砂,堆积密度为2650kg/m3,大石为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辉,王慧颖,谢承彦,杨放,黄信,齐麟,吴堃,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