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表面双亲性的煅烧高岭土改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67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表面双亲性的煅烧高岭土改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煅烧高岭土颗粒进行烘干、过筛处理,加入乙醇,搅拌得到悬浮液A;(2)配置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段时间,得到溶液B;(3)再向A中滴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段时间,得到悬浮液C;(4)降低悬浮液C温度,通入氮气,加入一定量巯基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段时间,得到悬浮液D,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改性煅烧高岭土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改性煅烧高岭土颗粒具有表面双亲性,适用于不同极性的分散体系,能够在极性与非极性分散介质中形成稳定、均一分布,尤其是在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环己烷中完成均匀分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黏土颗粒表面改性,涉及一种具有表面双亲性的煅烧高岭土改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聚合物/高岭土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因在于即使在高岭土颗粒添加量很少的情况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往往就能够在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但是,未经处理的天然高岭土直接添加到基体中,二者往往无法达到良好相容从而影响产品性能。原因在于亲水的高岭土颗粒和疏水性聚合物之间的亲和性不足以让它们之间形成牢固的作用力。所以,在制备理想的聚合物/高岭土复合材料之前,必须对高岭土表面进行必要的改性处理,使其能够与聚合物基体良好相亲。

2、目前,对层状高岭土表面改性的方法主要是插层改性法。机理是小分子极性物质进入高岭土晶体层间,破坏原始的氢键,并与硅氧或者羟基形成新的氢键,以扩大层间距,使得其他分子更加容易进入高岭土层中进行反应。但是插层改性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常常需要熔融状态进行,反应效率较低;二是插层剂容易脱嵌,插层剂从高岭土层中脱落后高岭土恢复为原始结构,影响改性效果。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表面双亲性的煅烧高岭土改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煅烧高岭土颗粒粒度为3000目、6000目或10000目;所述悬浮液中煅烧高岭土的浓度为0.50 g/L-50.00 g/L;优选地,悬浮液浓度为5.00 g/L -50.00 g/L。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一元醇为甲醇、乙醇或正丙醇。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基二甲基硅烷或二甲基苯基乙烯基硅烷中的一种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表面双亲性的煅烧高岭土改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煅烧高岭土颗粒粒度为3000目、6000目或10000目;所述悬浮液中煅烧高岭土的浓度为0.50 g/l-50.00 g/l;优选地,悬浮液浓度为5.00 g/l -50.00 g/l。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一元醇为甲醇、乙醇或正丙醇。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基二甲基硅烷或二甲基苯基乙烯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浓度为0.05 g/l-5.00 g/l。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煅烧高岭土与乙烯基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0.1—0.5)。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兵唐薪宇时骏康周从山郑淑琴李立军李安许俊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