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于旋转轴间的轴向布置双级刷式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67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于旋转轴间的轴向布置双级刷式密封结构,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前端挡板、后端挡板、固定底座、第一刷式密封件和第二刷式密封件,前端挡板和后端挡板均固定安装于外转子的内周,前端挡板的后侧及后端挡板的前侧均设置周向凸起环,固定底座固定安装于内转子的外周,第一刷式密封件和第二刷式密封件均与固定底座连接,第一刷式密封件的刷丝端部与前端挡板及其上的周向凸起环的下端面接触密封且沿内转子的周向不倾斜,第二刷式密封件的刷丝端部与后端挡板及其上的周向凸起环的上端面接触密封且沿内转子的周向不倾斜。该双级刷式密封结构,既可适应内外转子不同的相对转动方向,还可以保证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平机械密封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安装于旋转轴间的轴向布置双级刷式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1、双转子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与低压压气机轴间存在相对转速与压差泄漏通道,故需要在双转子轴间设置密封装置。针对双转子航空发动机系统的密封要求,常见的旋转轴间密封包括传统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石墨密封和刷式密封。其中,刷式密封泄漏量为传统迷宫密封的1/5~1/10,刷丝采用高温合金制成,具有高导热性与耐高温性,无需引气冷却,同时刷丝与转子之间是柔性接触,可适应转轴的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与转子的随动性更强,且避免了易造成密封件破损的刚性接触,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适用于高、低压气机的旋转轴间的苛刻环境。

2、为避免因离心效应产生径向间隙导致泄漏量增加,传统的双转子轴间旋转刷式密封结构中,刷式密封件通常固定在内转子上,对于上述刷式密封结构,为保证封严效果,径向安装的刷丝均沿转子周向倾斜设置,这将导致刷丝只能适应双转子的正向相对转动,即:内转子相对外转子转动方向为刷丝倾斜的方向。

3、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双转子刷式密封结构,使其既可以适应内外转子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于旋转轴间的轴向布置双级刷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1)、内转子(2)、前端挡板(3)、后端挡板(4)、固定底座(5)、第一刷式密封件(6)和第二刷式密封件(7),其中,所述前端挡板(3)和后端挡板(4)均沿所述外转子(1)的周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外转子(1)的内周,所述前端挡板(3)和后端挡板(4)之间形成一环形腔,所述前端挡板(3)的后侧及所述后端挡板(4)的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周向凸起环(31)和第二周向凸起环(41),所述固定底座(5)沿所述内转子(2)的周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内转子(2)的外周,所述第一刷式密封件(6)和第二刷式密封件(7)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于旋转轴间的轴向布置双级刷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1)、内转子(2)、前端挡板(3)、后端挡板(4)、固定底座(5)、第一刷式密封件(6)和第二刷式密封件(7),其中,所述前端挡板(3)和后端挡板(4)均沿所述外转子(1)的周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外转子(1)的内周,所述前端挡板(3)和后端挡板(4)之间形成一环形腔,所述前端挡板(3)的后侧及所述后端挡板(4)的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周向凸起环(31)和第二周向凸起环(41),所述固定底座(5)沿所述内转子(2)的周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内转子(2)的外周,所述第一刷式密封件(6)和第二刷式密封件(7)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5)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所述环形腔内,所述第一刷式密封件(6)的刷丝端部与所述前端挡板(3)的后侧及所述第一周向凸起环(31)的下端面接触密封且沿所述内转子(2)的周向不倾斜,所述第二刷式密封件(7)的刷丝端部与所述后端挡板(4)的前侧及所述第二周向凸起环(41)的上端面接触密封且沿所述内转子(2)的周向不倾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于旋转轴间的轴向布置双级刷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丹林溪岳李玉温帅方赵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