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558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架液冷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且沿竖向移动的上移动组件、安装在外壳内且与上移动组件配合使用的下移动组件、用于驱动上移动组件沿竖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下移动组件位于上移动组件的下方且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下移动组件与外壳远离上移动组件的形成集液腔;在集液腔内的冷冻液发生热胀时,上移动组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竖向向远离下移动组件一侧运动,上移动组件与下移动组件分离;下移动组件沿X轴方向向远离集液腔一侧移动,集液腔的容积变大,增大集液腔的容积,从而解决了冷冻液热胀冷缩对液冷板带来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架液冷板结构,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


技术介绍

1、assac标准型机架是航空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方式,由于飞机行驶过程中电子器件热耗较高,发热严重,需要进行散热处理,目前常用的散热方式分为穿通液冷散热和强迫风冷散热两类。

2、液冷散热方式通过将冷冻液从输入口流入机架液冷管路,经液冷板流动后,从输出口流出进行散热,液冷板通常布置于机架上下层;其中用于低频机架冷却散热的液冷板通常需要具有至少一个自泄压装置,非工作状态时液冷板相当于密闭容器,当液冷板内部液体随环境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压力增大时通过自泄压装置将冷却液排出,从而减少液冷板损坏的风险,但排出的冷却液会污染电子设备工作环境,对机载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构成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且沿竖向移动的上移动组件、安装在外壳内且与上移动组件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且沿竖向移动的上移动组件、安装在外壳内且与上移动组件配合使用的下移动组件、用于驱动上移动组件沿竖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下移动组件位于上移动组件的下方且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下移动组件与外壳远离上移动组件的形成集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组件包括沿竖向设置且安装在外壳内的丝杠、与丝杠螺接且套装在丝杠外侧的上抵接块;所述丝杠远离上抵接块的一侧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外壳内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且沿竖向移动的上移动组件、安装在外壳内且与上移动组件配合使用的下移动组件、用于驱动上移动组件沿竖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下移动组件位于上移动组件的下方且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下移动组件与外壳远离上移动组件的形成集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组件包括沿竖向设置且安装在外壳内的丝杠、与丝杠螺接且套装在丝杠外侧的上抵接块;所述丝杠远离上抵接块的一侧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外壳内且与丝杠同轴设置的圆柱腔、设置在圆柱腔内且与丝杠远离上抵接块一端连接的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侧与圆柱腔内侧面连接且另外一侧与丝杠接触配合的固定隔板、一侧与丝杠固定连接且另外一侧与圆柱腔内侧面接触配合的活动挡板、以及用于连接固定隔板与活动挡板的扭转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流道的自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柱腔上设置有与加压仓连通的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豪谭鸿儒何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