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内置移动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46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内置移动托盘,包括底部带有滚轮的矩形底盘,所述底盘的两侧侧部与前缘角部设置有若干个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为导向轮结构,所述导向轮外周面凸出于底盘的侧边;锁紧装置设置于底盘后缘两处角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侧部与前缘角部设置导向轮,将阻力较大的滑动摩擦转化为阻力很小的滚动摩擦,装载时前缘角部导向轮的外周面首先与集装箱坚固的门框接触,基本上调整好了托盘和集装箱的相对平行位置,而且在继续推送过程中侧部的导向轮可自适应的进行调整托盘与集装箱的相对位置,防止撞坏甚至割破集装箱壁,有效的保护集装箱;后缘角部设置的锁紧卡勾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锁紧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在集装箱内部使用的移动托盘。
技术介绍
对于体积庞大、重量沉重的货物进行海运集装箱运输,需要将货物搬运或者吊装 在集装箱内部,并进行牢固的固定。专利“US4976365—Pallet and container integrated with pallet”公开了带有底部滚轮的可移动托盘,可以将货物或小集装箱先行搬运并固 定在此托盘上,然后将托盘推入海运集装箱,并将托盘与集装箱进行牢固锁定。在实际使 用中,不仅该专利公开的锁定结构可靠性较差,而且在装载过程中,由于集装箱长度有20 英尺甚至40英尺长,因此需要用叉车进行长距离的推送,在这个推送过程中,非常困难保 证托盘沿着与集装箱内壁平行稳定的推入,而极容易发生托盘前缘角部与集装箱壁发生碰 撞。虽然本专利在前缘角部增加了橡胶垫,同时在侧边设置有侧轮;实际装载时,橡胶垫与 集装箱侧壁摩擦力较大,导致推送困难;而由于运输环境恶劣,橡胶易磨损脆裂,托盘钢结 构材料很硬,装载的货物非常重,且集装箱的侧壁一般是极薄的瓦楞钢板,厚度仅为2mm,因 此托盘的边角非常容易将集装箱侧壁撞坏甚至割破,损坏集装箱。而且该专利所公开的侧 轮的主轴与滚动轴承结构很弱,无法承受撞击。专利“200380103526. 2—具有多种锁紧装置的移动托盘”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 货物集装箱的托盘,所述托盘具有底盘,其具有前缘,和前缘相对的后缘,以及位于前缘和 后缘之间的侧部;用于使该底盘滚入和滚出集装箱的移动装置;以及使该底盘固定在所述 集装箱内的锁紧装置,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将集装箱壁或者另一个托盘与所述托盘的侧部中 的一个相啮合,并且所述锁紧装置还将集装箱壁或者另一个托盘与所述托盘的前缘或者后 缘相啮合。此专利所述的移动托盘在托盘的前缘边角、后缘边角与后缘中央设置多种锁紧 装置,希望利用前缘边角的枢转结构与后缘边角的螺旋圆柱结构来限制相对于集装箱内部 空间左右方向的自由度,利用后缘中部的棘轮调节结构来限制相对于集装箱内部空间前后 方向的自由度。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锁紧装置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前缘边角的枢 转结构易发生卡死,不能灵活旋转;后缘边角的螺旋圆柱结构为悬臂梁结构,所受剪切力很 大,经常会发生弯曲甚至剪切断裂的情况如果螺旋圆柱结构发生弯曲,会造成无法旋转而 不能退出卡槽,托盘不能移动,无法拆箱,需强行割断螺旋圆柱后才可以继续作业;而如果 螺旋圆柱结构发生剪切断裂,当集装箱门打开后,整个托盘和货物有可能自行移动滑出箱 体,产生安全事故;后缘中部的棘轮调节机构部件较多、容易损坏,棘轮棘爪的工作原理也 决定其不能实现无间隙调整。这些缺陷严重制约了移动托盘的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移动托盘装载困难,易损伤集装箱,且锁紧装置结构复杂, 可靠性差,操作繁琐等缺点,提供一种集装箱内置移动托盘,其结构合理,装载便利安全,锁 紧操作方便可靠。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装箱内置移动托盘,包括底部带有滚轮的矩形底盘,所述底盘的两侧侧部 与前缘角部设置有若干个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为导向轮结构,所述导向轮外周面凸出 于底盘的侧边。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前缘角部设置的导向轮距离前缘不超过20厘米的距离;所述导向轮由主轴与外圈间隙配合组成,所述间隙填充润滑油脂;所述导向轮的主轴中部设置有注油通道,所述通道口部连接油嘴;所述导向轮的外圈开设有贯穿壁厚的注油通道,所述通道口部连接堵头;所述锁紧装置设置于底盘后缘两处角部;所述锁紧装置为卡勾结构,卡勾框架上下面开设有相对的跑道形调节孔,卡勾通 过中轴枢接在调节孔内;连杆穿过中轴中部通孔,一端通过台阶面与中轴抵接,弹簧套设在 连杆上,位于中轴与框架中部隔板之间;连杆端部通过调节螺纹连接有手柄;所述卡勾由上下两弯臂平行组成,所述卡勾厚度小于所述卡勾框架的开口槽宽。本专利技术在侧部与前缘角部设置导向轮,将阻力较大的滑动摩擦转化为阻力很小的 滚动摩擦,装载时前缘角部导向轮的外周面首先与集装箱坚固的门框接触,基本上调整好 了托盘和集装箱的相对平行位置,而且在继续推送过程中侧部的导向轮可自适应的进行调 整托盘与集装箱的相对位置,防止撞坏甚至割破集装箱壁,有效的保护集装箱。本专利技术采用 刚性高的金属主轴与金属外圈间隙配合的导向轮结构,强度高,滚动灵活,可以承受很大的 冲击载荷。本专利技术的弯臂卡勾不是悬臂梁结构,后缘两角部的锁紧装置如两个张开的斜撑, 将前后方向的锁定限位力转移给框架与底盘,结构强度好,可靠性高。卡勾可以在前后、上 下方向灵活的进行局部调整,在左右方向可以通过旋转进行调节,因而调整非常方便,可以 灵活适应各种形式的集装箱。通过简单的旋紧手柄即可以得到牢固的锁紧效果,操作方便, 锁紧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立体图;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为一种导向轮的剖面图;图5为另一种导向轮的剖面图;图6为锁紧卡勾的立体图,为张开锁紧状态;图7为锁紧卡勾的爆炸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部带有若干个滚轮2的底盘1,将实际装载时先推送入 集装箱的一端定义为前缘102,位于集装箱后侧开门处的一端定义为后缘103,前缘102与 后缘103通过两侧部101连接,构成了底盘1的矩形结构。在底盘1的两侧部101与前缘角部设置若干个导向装置4,导向装置4的外周面凸出于底盘1的侧边;在底盘1的两侧部 101与后缘103的角部位置设置锁紧装置3。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装置4为导向轮401结构,导向轮401安装在侧部101 的“[”型材的槽内,导向轮401可以单个布置,也可以多个成组布置,通过上下夹板412连接 固定在侧部型材的开口槽内,便于维护与拆装。导向轮401外周面凸出于侧部型材的的开 口边缘。其中靠近前缘102的首个导向轮401的外周面距离前缘102不超过20厘米的距 离,这种布局可以有效的防止前缘型材的尖角撞击或割破集装箱壁面。如果装载时托盘进 入角度歪斜,则导向轮401外周面与集装箱门框首先接触,通过摩擦调整托盘进入角度,起 到动态自适应调整托盘与集装箱的相对位置的作用。通常集装箱在后部开口设置有门框, 采用结构强度强的槽钢型材组成,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进一步的,可以将型材角部倒圆 角104或者斜角,如此导向轮401外周面凸出于前缘与侧部平面,调整效果更佳。如图4、图5所示,导向轮401由固定主轴402与外圈403通过间隙配合组成,在 间隙405中加注黄油等润滑油脂进行填充与润滑。图4为顶部注油结构的导向轮,在主轴 402中部设置有盲孔407,盲孔407 口部螺纹连接黄铜油嘴408,盲孔407底部通过连接孔 404与主轴402外周中部的环形贮油槽406相连通。加注时润滑油脂依次通过油嘴408、盲 孔407、连接孔404、贮油槽406输送并分布于主轴402与外圈403之间的间隙405 ;这种结 构制造成本较高,同时实心的主轴也较重。图5为侧边注油结构的导向轮,主轴402可以采 用管材制作,外周中部设置有环形贮油槽411,对应的,外圈403上贯穿壁厚开设有注油孔 409,其外侧配合有沉头的堵头410。加注润滑油脂时旋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内置移动托盘,包括底部带有滚轮的矩形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两侧侧部与前缘角部设置有若干个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为导向轮结构,所述导向轮外周面凸出于底盘的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西埃尔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