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两性离子超润滑含硅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人工心脏介入瓣膜的应用,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1、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脏瓣膜病已成为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特征是狭窄引起的瓣膜功能不全或丧失。药物治疗不能改善病变瓣膜的机械功能障碍,手术置换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用于临床试验,目前仍是治疗的基本选择。虽然savr术后有很大的长期改善,但对于有基础疾病或高龄患者,由于无法承受开胸、心脏骤停、体外循环等手术风险,无法进行手术。此外,机械瓣膜的几何形状和刚性材料导致的非生理性血流动力学,患者需要长期依靠抗凝治疗。21世纪初,alain cribier成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开创了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人工心脏瓣膜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异种生物瓣膜主要以牛心包、猪心包为基体材料,为了降低异体植入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通常需要进行脱细胞处理,进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两性离子超润滑含硅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两性离子超润滑含硅聚氨酯包括含硅聚氨酯基体材料和其表面的聚两性离子功能化的超润滑涂层,其中,含硅聚氨酯基体材料具有软段和硬段的嵌段结构,分子间存在氢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两性离子超润滑含硅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聚氨酯基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单体与嵌段改性的聚醚多元醇混合后的混合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混合共聚,得到含硅聚氨酯预聚物;所得含硅聚氨酯预聚物与多元醇单体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扩链反应,进而,所得产物再与多元胺单体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即终扩链,得到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两性离子超润滑含硅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两性离子超润滑含硅聚氨酯包括含硅聚氨酯基体材料和其表面的聚两性离子功能化的超润滑涂层,其中,含硅聚氨酯基体材料具有软段和硬段的嵌段结构,分子间存在氢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两性离子超润滑含硅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聚氨酯基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单体与嵌段改性的聚醚多元醇混合后的混合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混合共聚,得到含硅聚氨酯预聚物;所得含硅聚氨酯预聚物与多元醇单体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扩链反应,进而,所得产物再与多元胺单体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即终扩链,得到含硅聚氨酯基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改性的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端羟基嵌段共聚物,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醚二元醇,聚醚二元醇为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聚丁二醇或聚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g/mol,所述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例为2~4mol:1mol,所述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共聚反应温度为50~90℃,反应时间为2~24h,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单体和嵌段改性的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例为2~12g:1g,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co-二苯基硅氧烷),双(羟烷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双(3-氨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数均分子量为900-5600g/mo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硅聚氨酯预聚物为混合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共聚反应的产物,其中,所述的混合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例为1mol:2.6~5mol,所述的混合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预聚反应温度为50~90℃,反应时间为1~12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阶段扩链为聚氨酯预聚物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有,胡欣蔓,虞奇峰,董晓飞,杨夏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