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28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桩墙施工;依次开挖基坑,施工冠梁和钢筋混凝土支撑、设置两层钢管支撑、施工下部基坑围护结构;通过滑轨分段推进施工;施工中板;施工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下重叠合建方式,节约空间资源与建设成本,单箱多室多层框架隧道主体结构基于按“竖向分层、水平分段、逐层由下上平行顺筑”的原则,利于主体结构工序顺利开展;上层中间管线廊道与下部地铁区间中隔墙间设置暗梁,提高了结构整体受力效果;隧道下部基坑采用粘性土回填,形成稳定的填料层,减少填料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结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室多层框架隧道,尤其涉及一种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地铁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地铁网络间众多节点的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之间相互平行、重叠以及交叉穿越等较为复杂的施工问题。在穿越既有或规划隧道的工程中,地铁明挖区间的开挖势必会对既有或规划隧道构筑物造成影响,如地铁明挖区间与既有或规划隧道间的土体受施工扰动引起地层沉降或隆起对工程建设会产生影响,以至影响结构物的安全问题,因此如何确保地铁明挖区间与既有或规划隧道的安全运营是工程施工的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针对此种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相互平行、重叠以及交叉穿越的复杂施工工况,国内外通常采用地铁隧道和下穿隧道分开设计,并分期建设的设计思路,或者采用将地铁隧道设置在下穿隧道两侧或下穿原有隧道的方法,但该种方法存在浪费空间资源、浪费建设成本的缺点。

3、有鉴于此,目前亟需专利技术一种“上下重叠”合建地铁隧道和下穿隧道,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设计的问题,节约空间资源与建设成本,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实践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2、这种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桩墙施工:钻孔咬合桩的钢筋笼采用平板定位器精确固定,纵筋连接方式为直螺纹套筒连接;围绕基坑钻设钻孔咬合桩,形成桩墙;

4、s2、开挖基坑,在桩墙顶部施工冠梁和钢筋混凝土支撑;继续开挖基坑,通过可移动钢支撑挂板在桩墙间设置两层钢管支撑,形成上部基坑围护结构;继续放坡开挖基坑,施工下部基坑围护结构;

5、s3、在基坑底部浇筑底板,通过高精度智能调节墙模体系将地铁区间隧道的侧墙和中隔墙的墙模固,接着对拉螺杆进行稳定;分段进行混凝土浇筑,通过滑轨分段推进施工;

6、s4、在地铁区间隧道的侧墙和中隔墙顶部施工中板,并预埋暗梁;

7、s5、使用与步骤s3相同的方法完成市政隧道侧墙和中隔墙的施工,然后施工顶板。

8、作为优选,步骤s1中:所述平板定位器焊接在滚焊机的移动盘上,钻孔咬合桩的钢筋笼焊接时,钢筋笼中的纵筋焊接在平板定位器上,不同节钢筋笼纵筋之间搭接有直螺纹套筒。

9、作为优选,步骤s2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通过冠梁连接桩墙顶部,构成第一道水平支撑;两层钢管支撑分别通过可移动钢支撑挂板连接桩墙围堰,构成第二水平支撑和第三道水平支撑。

10、作为优选,步骤s2中:所述可移动钢支撑挂板包括钢制挂钩、挂板、加劲肋和钢板底托,所述钢制挂钩穿孔塞焊至挂板上端,可移动钢支撑挂板通过钢制挂钩挂在桩墙围堰上;所述挂板底部焊接钢板底托,用于钢管支撑端部;所述钢板底托两端焊接加劲肋,同时加劲肋也与挂板焊接。

11、作为优选,步骤s2中:上部基坑围护结构下方的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桩墙内侧设有混凝土台座,所述下部基坑围护结构包括锚杆、预应力锚索和钢筋网喷射面层,所述锚杆固定在地铁区间隧道所在基坑的开挖坡面上;所述预应力锚索固定在混凝土台座上。

12、作为优选,步骤s3中:首先检查基坑底地质情况,然后进行底板垫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待底板混凝土养护至指定强度后,拆除底板的支撑模板。

13、作为优选,所述高精度智能调节墙模体系包括l型钢模、对拉螺杆、加劲板、螺栓、水平调节轨道、液压装置、滑动平台和滑轨;所述l型钢模通过螺栓固定在液压装置上;所述对拉螺杆安装在l型钢模之间,实现两侧l型钢模的拉结;所述加劲板焊接在l型钢模的水平板上;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滑动平台上,用以实现钢模的竖向升降;所述滑动平台上横向设有水平调节轨道,液压装置沿水平调节轨道横向移动;所述滑动平台安装在滑轨上,滑动平台沿滑轨纵向移动。

14、作为优选,步骤s3中:对地铁区间隧道的侧墙和中隔墙的钢筋进行绑扎,绑扎完成后移动高精度智能调节墙模体系至施工位置,通过调节液压装置和水平调节轨道将l型钢模固定在施工要求处,接着安装对拉螺杆,使两个l型钢模固定连接;所有模板固定后,进行混凝土分段浇筑,每隔一定的长度范围作为一个浇筑循环,待侧墙和中隔墙的混凝土养护完毕后进行脱模处理,最后通过滑轨使滑动平台往前推进,进行下一断的施工。

15、作为优选,步骤s5中:进行市政隧道的侧墙和中隔墙的分段浇筑时,对应拆除可移动钢支撑挂板和钢管支撑。

16、这种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由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得到的。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地铁明挖区间与市政下穿隧道合建采用上下重叠合建方式,节约空间资源与建设成本,单箱多室多层框架隧道主体结构基于按“竖向分层、水平分段、逐层由下上平行顺筑”的原则,利于主体结构工序顺利开展。

19、2)上层中间管线廊道与下部地铁区间中隔墙间设置暗梁,提高了结构整体受力效果;隧道下部基坑采用粘性土回填,形成稳定的填料层,减少填料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结构破坏。

20、3)施工模板支架采用高精度智能调节墙模体系和碗扣式支架,实现工程的定型化施工,降低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幅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避免工程灾害的发生,节省工程造价;同时l型钢模和液压调节装置保证了侧墙施工的垂直度要求。

21、4)上部基坑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管支撑”的混合支撑体系,下半部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并采用锚杆+锚索+钢筋网喷射面层加固处治,相比全断面宽幅开挖,大大降低了基坑开挖与回填工作量,缩减了施工时间,避免了下部基坑采用内支撑带来的成本增加,并且窄幅放坡开挖有利于基坑稳定。

22、5)对于加筋咬合桩,采用平板定位器施工钢筋笼,可以提前控制丝头间距、安装扭距、外漏螺纹、通止规问题的产生,钢筋笼制作施工一次合格率高,减少了工期与材料成本。

23、6)钢支撑与钢围檩的连接处,采用新型可移动钢支撑挂板,使得钢支撑安装与拆卸灵活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杜绝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钢支撑架设后两端标高偏差大,轴力施加困难的情况,同时对冠梁表面平整度和垂直度及两侧冠梁高程偏差要求低,保证了钢支撑安装质量,提高了钢支撑的架设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平板定位器焊接在滚焊机的移动盘上,钻孔咬合桩的钢筋笼焊接时,钢筋笼中的纵筋焊接在平板定位器上,不同节钢筋笼纵筋之间搭接有直螺纹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通过冠梁连接桩墙顶部,构成第一道水平支撑;两层钢管支撑分别通过可移动钢支撑挂板连接桩墙围堰,构成第二水平支撑和第三道水平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可移动钢支撑挂板包括钢制挂钩、挂板、加劲肋和钢板底托,所述钢制挂钩穿孔塞焊至挂板上端,可移动钢支撑挂板通过钢制挂钩挂在桩墙围堰上;所述挂板底部焊接钢板底托,用于钢管支撑端部;所述钢板底托两端焊接加劲肋,同时加劲肋也与挂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上部基坑围护结构下方的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桩墙内侧设有混凝土台座,所述下部基坑围护结构包括锚杆、预应力锚索和钢筋网喷射面层,所述锚杆固定在地铁区间隧道所在基坑的开挖坡面上;所述预应力锚索固定在混凝土台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首先检查基坑底地质情况,然后进行底板垫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待底板混凝土养护至指定强度后,拆除底板的支撑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度智能调节墙模体系包括L型钢模、对拉螺杆、加劲板、螺栓、水平调节轨道、液压装置、滑动平台和滑轨;所述L型钢模通过螺栓固定在液压装置上;所述对拉螺杆安装在L型钢模之间,实现两侧L型钢模的拉结;所述加劲板焊接在L型钢模的水平板上;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滑动平台上,用以实现钢模的竖向升降;所述滑动平台上横向设有水平调节轨道,液压装置沿水平调节轨道横向移动;所述滑动平台安装在滑轨上,滑动平台沿滑轨纵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地铁区间隧道的侧墙和中隔墙的钢筋进行绑扎,绑扎完成后移动高精度智能调节墙模体系至施工位置,通过调节液压装置和水平调节轨道将L型钢模固定在施工要求处,接着安装对拉螺杆,使两个L型钢模固定连接;所有模板固定后,进行混凝土分段浇筑,每隔一定的长度范围作为一个浇筑循环,待侧墙和中隔墙的混凝土养护完毕后进行脱模处理,最后通过滑轨使滑动平台往前推进,进行下一断的施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进行市政隧道的侧墙和中隔墙的分段浇筑时,对应拆除可移动钢支撑挂板和钢管支撑。

10.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方法得到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平板定位器焊接在滚焊机的移动盘上,钻孔咬合桩的钢筋笼焊接时,钢筋笼中的纵筋焊接在平板定位器上,不同节钢筋笼纵筋之间搭接有直螺纹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通过冠梁连接桩墙顶部,构成第一道水平支撑;两层钢管支撑分别通过可移动钢支撑挂板连接桩墙围堰,构成第二水平支撑和第三道水平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可移动钢支撑挂板包括钢制挂钩、挂板、加劲肋和钢板底托,所述钢制挂钩穿孔塞焊至挂板上端,可移动钢支撑挂板通过钢制挂钩挂在桩墙围堰上;所述挂板底部焊接钢板底托,用于钢管支撑端部;所述钢板底托两端焊接加劲肋,同时加劲肋也与挂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上部基坑围护结构下方的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桩墙内侧设有混凝土台座,所述下部基坑围护结构包括锚杆、预应力锚索和钢筋网喷射面层,所述锚杆固定在地铁区间隧道所在基坑的开挖坡面上;所述预应力锚索固定在混凝土台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区间与下穿隧道合建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首先检查基坑底地质情况,然后进行底板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刚汪洋黄斌张智田凯刘延昭王超潘晓欧远成邰政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通资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