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27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及制备方法,其中柔性套管光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缆芯、隔热层、阻水隔热层、绞合芳纶层和外护套层;所述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和以“SZ”绞合方式绞合在中心加强件周围的光纤单元,所述光纤单元包括第一套管、包覆在第一套管外侧的第二套管、设置在第一套管内的多根光纤以及填充在第一套管内的纤膏,所述隔热层纵包在光纤单元的绞合节距处;所述第一套管材料采用TPEE,所述第二套管材料采用PBT。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纤单元的护套采用双层挤塑工艺,第一套管材料采用TPEE,第二套管材料采用PBT,并通过工艺控制解决了TPEE挤塑成的套管余长大且束管抗侧压性能差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与发展,通信网络建设迎来了高速的发展,光缆的应用场景也从骨干网和城域网逐步向城市和室内拓展,随之而来的敷设环境也趋于多样化,光缆的弯曲性能,以及光缆内套管的柔性弯曲性能成为了制约光缆规模应用的关键。

2、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含有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的嵌段共聚物,tpee的软段赋予它弹性,且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极佳的耐油性,可实现套管所需的柔性和耐油性功能。但是tpee挤塑成的套管余长大且束管抗侧压性能差,成为了工艺的难点,为此在光缆结构设计中需要对套管拉伸和压扁过程中套管的变化进行优先考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2、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缆芯、隔热层、阻水隔热层、绞合芳纶层和外护套层;所述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和以“sz”绞合方式绞合在中心加强件周围的光纤单元,所述光纤单元包括第一套管、包覆在第一套管外侧的第二套管、设置在第一套管内的多根光纤以及填充在第一套管内的纤膏,所述隔热层纵包在光纤单元的绞合节距处;所述第一套管材料采用tpee,所述第二套管材料采用pbt。

3、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加强件由内向外分为三层,依次为芳纶内层、芳纶编织层和软质芳纶层;所述芳纶内层包括多根芳纶,以“1+n”的方式进行绞合,并通过粘合涂料进行固定,所述芳纶编织层和软质芳纶层之间设置有阻水颗粒。

4、进一步的,所述粘合涂料的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30%—40%的eva,4%—8%的松香甘油酯,4%—8%的蒎烯树脂,4%—8%的聚乙烯蜡,1%—3%的bhh264,12%—18%的氢氧化钠、陶土、碳酸钙和钛白粉的混合物,1%—3%的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24%—30%的硅胶胶水。

5、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丙烯酸树脂涂层、玻纤层和四氟乙烯涂层;所述玻纤层和四氟乙烯涂层呈波纹圆弧状。

6、进一步的,所述阻水隔热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隔热带、阻水带和软质垫层;所述阻水带和软质垫层呈波纹圆弧状。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的壁厚为0.25mm,所述第二套管的壁厚为0.1mm。

8、一种柔性套管光缆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柔性套管光缆,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1)制备中心加强件:单根芳纶通过压接模具,压接模具由注胶、加热和压接成型组成,单根芳纶外侧设有多根芳纶以“1+n”形式进行绞合形成芳纶内层,再通过第二个压接模具将粘合涂料与芳纶内层粘结,进行结构固定,在第二个压接磨具中通过液氮进行急速冷却,压接后的芳纶内层通过芳纶编织设备,外侧形成芳纶编织层,然后通过阻水颗粒填充装置进行阻水颗粒的填充并通过软质芳纶进行外层绞合,最后通过主动收线,收于盘具上;

10、步骤2)二次塑套:光纤单元的套管采用双层共挤工艺制备,光纤和纤膏填充于套管内,通过温差法进行余长管控,制备好的光纤单元通过张力组控制后收于盘具上;

11、步骤3)成缆:光纤单元主动放线放出,以“sz”绞合的方式环绕于中心加强件四周形成缆芯,缆芯经过刷胶纵包装置,刷胶纵包装置测量缆芯外径,对缆芯绞合节距定长刷胶,然后依据测量的缆芯外径进行隔热层纵包;

12、步骤4)护套挤塑:缆芯采用主动放线方式经过纵包成型模,阻水隔热层以纵包的形式将缆芯包裹,纵包后直接进入芳纶绕包设备进行芳纶绕包,形成绞合芳纶层,最后在外层挤塑外护套层,冷却后收于盘具上。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刷胶纵包装置包括定位轮、测径节距点确认仪、刷胶装置、主机、张力传感器和纵包装置,所述定位轮固定缆芯位置,所述测径节距点确认仪测量缆芯外径,通过主机发送给纵包装置,还确认缆芯节距点位置,所述刷胶装置在节距点处进行刷胶,缆芯经过纵包装置时,隔热层被节距点处的胶带动,张力传感器检测到张力后,纵包装置后端出口处收缩进行纵包,收缩幅度与测径节距点确认仪测量的缆芯外径相对应。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隔热层为点断式设计,且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撕裂口。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绞合芳纶层为两层,且绞合方向相反。

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7、(1)本专利技术的光纤单元的护套采用双层挤塑工艺,第一套管材料采用tpee,第二套管材料采用pbt,并通过工艺控制解决了tpee挤塑成的套管余长大且束管抗侧压性能差的隐患。

18、(2)本专利技术的中心加强件三层设计以及粘合涂料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中心加强件抗拉强度和阻水的基本要求,同时实现了中心加强件弯曲半径达到5d不开裂,且软质芳纶为套管提供了缓冲层。

19、(3)本专利技术的隔热层和低收缩护套料的设计,两层芳纶绞合层+两层隔热层的工艺设计,解决了挤塑过程中热量传递导致的套管受热余长变化,使光缆在-50℃—+80℃的温度循环中光纤的附加损耗为无明显变化。

20、(4)本专利技术的通过二次塑套时生产环境和套管存储环境的温湿度设定避免套管结晶导致余长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缆芯、隔热层(3)、阻水隔热层(4)、绞合芳纶层(5)和外护套层(6);所述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1)和以“SZ”绞合方式绞合在中心加强件(1)周围的光纤单元(2),所述光纤单元(2)包括第一套管(2-1)、包覆在第一套管(2-1)外侧的第二套管(2-2)、设置在第一套管(2-1)内的多根光纤(2-3)以及填充在第一套管(2-1)内的纤膏(2-4),所述隔热层(3)纵包在光纤单元(2)的绞合节距处;所述第一套管(2-1)材料采用TPEE,所述第二套管(2-2)材料采用PB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加强件(1)由内向外分为三层,依次为芳纶内层(1-1)、芳纶编织层(1-2)和软质芳纶层(1-3);所述芳纶内层(1-1)包括多根芳纶,以“1+N”的方式进行绞合,并通过粘合涂料(1-4)进行固定,所述芳纶编织层(1-2)和软质芳纶层(1-3)之间设置有阻水颗粒(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涂料(1-4)的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30%—40%的EVA,4%—8%的松香甘油酯,4%—8%的蒎烯树脂,4%—8%的聚乙烯蜡,1%—3%的BHH264,12%—18%的氢氧化钠、陶土、碳酸钙和钛白粉的混合物,1%—3%的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24%—30%的硅胶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丙烯酸树脂涂层(3-1)、玻纤层(3-2)和四氟乙烯涂层(3-3);所述玻纤层(3-2)和四氟乙烯涂层(3-3)呈波纹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隔热层(4)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隔热带(4-1)、阻水带(4-2)和软质垫层(4-3);所述阻水带(4-2)和软质垫层(4-3)呈波纹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1)的壁厚为0.25mm,所述第二套管(1-2)的壁厚为0.1mm。

7.一种柔性套管光缆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刷胶纵包装置(7)包括定位轮(7-1)、测径节距点确认仪(7-2)、刷胶装置(7-3)、主机(7-4)、张力传感器(7-5)和纵包装置(7-6),所述定位轮(7-1)固定缆芯位置,所述测径节距点确认仪(7-2)测量缆芯外径,通过主机(7-4)发送给纵包装置(7-6),还确认缆芯节距点位置,所述刷胶装置(7-3)在节距点处进行刷胶,缆芯经过纵包装置(7-6)时,隔热层(3)被节距点处的胶带动,张力传感器(7-5)检测到张力后,纵包装置(7-6)后端出口处收缩进行纵包,收缩幅度与测径节距点确认仪(7-2)测量的缆芯外径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隔热层(3)为点断式设计,且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撕裂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绞合芳纶层(5)为两层,且绞合方向相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缆芯、隔热层(3)、阻水隔热层(4)、绞合芳纶层(5)和外护套层(6);所述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1)和以“sz”绞合方式绞合在中心加强件(1)周围的光纤单元(2),所述光纤单元(2)包括第一套管(2-1)、包覆在第一套管(2-1)外侧的第二套管(2-2)、设置在第一套管(2-1)内的多根光纤(2-3)以及填充在第一套管(2-1)内的纤膏(2-4),所述隔热层(3)纵包在光纤单元(2)的绞合节距处;所述第一套管(2-1)材料采用tpee,所述第二套管(2-2)材料采用pb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加强件(1)由内向外分为三层,依次为芳纶内层(1-1)、芳纶编织层(1-2)和软质芳纶层(1-3);所述芳纶内层(1-1)包括多根芳纶,以“1+n”的方式进行绞合,并通过粘合涂料(1-4)进行固定,所述芳纶编织层(1-2)和软质芳纶层(1-3)之间设置有阻水颗粒(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涂料(1-4)的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30%—40%的eva,4%—8%的松香甘油酯,4%—8%的蒎烯树脂,4%—8%的聚乙烯蜡,1%—3%的bhh264,12%—18%的氢氧化钠、陶土、碳酸钙和钛白粉的混合物,1%—3%的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24%—30%的硅胶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套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丙烯酸树脂涂层(3-1)、玻纤层(3-2)和四氟乙烯涂层(3-3);所述玻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家乐夏建军段宏峰吴煜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