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5269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包括第一、第二散热模块、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单元;第一散热模块包括板式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及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板式换热器与冷凝器之间循环有制冷剂,第一散热模块用于在板式换热器中通过制冷剂与冷却液换热;第二散热模块包括微通道散热器,并用于通过微通道散热器对流经的冷却液散热;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进行判断,环境温度高于上限温度时,控制第一散热模块工作且第二散热模块不工作;环境温度低于下限温度时,控制第二散热模块工作且第一散热模块不工作;环境温度介于上限温度与下限温度之间时,重复前一次判断所作出的控制指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行业内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制冷运行环境温度范围通常为5℃~60℃。对于部分较为严苛的使用工况,例如环境温度小于5℃时,电池仍需大倍率放电,此时电池自身散热能力不足,仍需液冷系统强制散热。然而,现有电池液冷系统通常采用的压缩机在低温环境下的制冷效率衰减高达50%~80%,导致制冷效果较差,且功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佳制冷效果且功耗较低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用于对电池包的液冷板散热,其中,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包括:第一散热模块、第二散热模块、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包括板式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及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液冷板之间可通断地循环有所述液冷板的冷却液,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循环有制冷剂,所述第一散热模块用于在所述板式换热器中通过所述制冷剂与所述冷却液换热;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包括微通道散热器,所述微通道散热器与所述液冷板之间可通断地循环有所述液冷板的冷却液,所述第二散热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微通道散热器对流经的所述冷却液散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和第二散热模块;其中,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进行判断,当环境温度高于预设的上限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工作且所述第二散热模块不工作;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的下限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工作且所述第一散热模块不工作;当环境温度介于所述上限温度与下限温度之间时,重复前一次判断所作出的控制指令。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包括冷却液循环回路,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第一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所述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泵组,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流通所述液冷板的冷却液,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液冷板的出液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液口之间,且连接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液冷板的进液口之间。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包括压缩制冷回路,所述压缩制冷回路包括第二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管路用于流通制冷剂,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且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回路,所述散热回路包括第三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的所述微通道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经由两个管路三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且至少一个所述管路三通件为三通电磁阀;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三通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三通电磁阀的通路选择。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回路,所述散热回路包括第三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的所述微通道散热器和第二泵组。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微通道散热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的出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的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泵组的进液口之间的部分,所述膨胀水箱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散热水箱的排气口经由溢气管路连接于所述膨胀水箱的进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布置位置为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各管路中的最高处,所述膨胀水箱的排气口用于所述膨胀水箱内的气体的排放。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膨胀水箱采用集成方式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箱体的外侧壁。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溢气管路采用集成方式设置。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膨胀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膨胀水箱内的液位信息并在液位低于预设的下限液位时报警。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连接线束采用集成方式设置。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上限温度为5℃;和/或,所述下限温度为0℃。

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在利用第一散热模块对冷却液进行换热的同时,还包括独立于第一散热模块的第二散热模块。第二散热模块通过微通道散热器对流经的冷却液散热。控制单元根据环境温度进行判断,环境温度高于上限温度时,控制第一散热模块工作且第二散热模块不工作;环境温度低于下限温度时,控制第二散热模块工作且第一散热模块不工作;环境温度介于上限温度与下限温度之间时,重复前一次判断所作出的控制指令。通过上述设计,本专利技术能够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利用第二散热模块实现电池包冷却液的换热,由于微通道散热器为机械结构而能够保证满足换热要求,提供较佳的制冷效果,并有利于节约功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用于对电池包的液冷板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包括冷却液循环回路,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第一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所述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泵组,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流通所述液冷板的冷却液,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液冷板的出液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液口之间,且连接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液冷板的进液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包括压缩制冷回路,所述压缩制冷回路包括第二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管路用于流通制冷剂,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且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回路,所述散热回路包括第三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的所述微通道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经由两个管路三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且至少一个所述管路三通件为三通电磁阀;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三通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三通电磁阀的通路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回路,所述散热回路包括第三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的所述微通道散热器和第二泵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散热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的出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的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泵组的进液口之间的部分,所述膨胀水箱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散热水箱的排气口经由溢气管路连接于所述膨胀水箱的进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布置位置为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各管路中的最高处,所述膨胀水箱的排气口用于所述膨胀水箱内的气体的排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采用集成方式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箱体的外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气管路采用集成方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膨胀水箱内的液位信息并在液位低于预设的下限液位时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连接线束采用集成方式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用于对电池包的液冷板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包括冷却液循环回路,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第一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所述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泵组,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流通所述液冷板的冷却液,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液冷板的出液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液口之间,且连接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液冷板的进液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包括压缩制冷回路,所述压缩制冷回路包括第二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管路用于流通制冷剂,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且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回路,所述散热回路包括第三管路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的所述微通道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经由两个管路三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且至少一个所述管路三通件为三通电磁阀;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三通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三通电磁阀的通路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路生吴帅郭洛庄梁钢杨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