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甘蓝型油菜BnPPD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甘蓝型油菜BnPPD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16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菜分子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甘蓝型油菜BnPPD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BnPPD基因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应用,所述BnPP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BnPPD基因与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密切相关,能够将BnPPD基因应用于油菜育种中以改良油菜种子性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为油菜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菜分子育种,特别是涉及甘蓝型油菜bnppd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和产油量均居国内油料作物首位。油菜的产量由种植密度和单株产量构成。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粒重是单株产量的三个构成因子。研究表明三个产量构成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但其相关系数却不是很大,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单个产量构成因子(如增加粒重)来提高油菜最终的产量。遗传研究表明:在三个产量构成因子中,单株有效角果数的遗传力较低,每角果粒数遗传力中等,粒重遗传力最高。因此,所以提高油菜粒重直接影响油菜产量。粒重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同时受到环境和基因型的调控

2、最近研究表明拟南芥中peapod基因影响种子大小,ppd1ppd2双突变体种子显著增大,但同时每角果粒数显著减少。因此,这些基因是芸苔属植物基因组工程改良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重要靶点。目前,ppd基因与种子大小的关系以及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都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与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相关的甘蓝型油菜bnppd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bnppd基因与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密切相关,能够将bnppd基因应用于油菜育种中以改良油菜种子性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为油菜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bnppd基因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应用,所述bnpp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

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bnppd基因在改善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中的应用,所述bnpp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

5、优选的,所述种子性状包括种子直径、千粒重和角果长度的一个或几个。

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蓝型油菜大粒种子的双突变体,所述双突变体由上述bnppd基因的两个同源拷贝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编码区内的核苷酸序列突变,含有所述突变的植株具有大粒种子性状。

7、优选的,所述突变后产生大粒种子表型的双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为如seq idno.35、seq id no.36、seq id no.37、seq id no.38、seq id no.41、seq id no.42、seq idno.43、seq id no.44、seq id no.45和seq id no.46中的任意两个所示。

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蓝型油菜大粒种子的单突变体,所述单突变体由上述bnppd基因的单个同源拷贝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编码区内的核苷酸序列突变,含有所述突变的植株具有大粒种子性状。

9、优选的,所述突变后产生大粒种子表型的单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33、seq id no.34、seq id no.39或seq id no.40所示。

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的双突变体或上述的单突变体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的双突变体或上述的单突变体在改善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中的应用

12、优选的,所述种子性状包括种子直径、千粒重和角果长度中的一个或几个。

1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bnppd基因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应用,所述bnpp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bnppd基因与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密切相关。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以拟南芥ppd1蛋白和ppd2蛋白的序列为query序列,对油菜“darmor-bzh”基因组进行blast,确定油菜中ppd基因的同源基因;同时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bnppd基因的4个同源基因(bna1ppd基因、bna8ppd基因、bnc1ppd基因和bnc8ppd基因),通过遗传转化和突变体后代筛选获得了不含cas9蛋白的纯合突变体,并对纯合突变体进行脱靶及载体插入片段检测、粒重及其它农艺性状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油菜中bnppd基因的同源基因有4个,分别位于a1、a8、c1和c8染色体上,在单纯合突变和双纯合突变的株系中种子直径、千粒重、角果长相较野生型阳光2009都显著增加。因此,可将bnppd基因应用于油菜育种中以改良油菜种子性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为油菜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BnPPD基因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nPP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

2.BnPPD基因在改善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nPP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性状包括种子直径、千粒重和角果长度的一个或几个。

4.一种甘蓝型油菜大粒种子的双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突变体由权利要求1所述BnPPD基因的两个同源拷贝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编码区内的核苷酸序列突变,含有所述突变的植株具有大粒种子性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后产生大粒种子表型的双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5、SEQ ID NO.36、SEQ ID NO.37、SEQ ID NO.38、SEQ IDNO.41、SEQ ID NO.42、SEQ ID NO.43、SEQ ID NO.44、SEQ ID NO.45和SEQ ID NO.46中的任意两个所示

6.一种甘蓝型油菜大粒种子的单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突变体由权利要求1所述BnPPD基因的单个同源拷贝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编码区内的核苷酸序列突变,含有所述突变的植株具有大粒种子性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后产生大粒种子表型的单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3、SEQ ID NO.34、SEQ ID NO.39或SEQ ID NO.40所示。

8.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突变体或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单突变体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突变体或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单突变体在改善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性状包括种子直径、千粒重和角果长度中的一个或几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bnppd基因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npp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

2.bnppd基因在改善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npp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性状包括种子直径、千粒重和角果长度的一个或几个。

4.一种甘蓝型油菜大粒种子的双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突变体由权利要求1所述bnppd基因的两个同源拷贝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编码区内的核苷酸序列突变,含有所述突变的植株具有大粒种子性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后产生大粒种子表型的双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5、seq id no.36、seq id no.37、seq id no.38、seq idno.41、seq id 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劲松罗丽娅谢艳平张学昆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