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福来专利>正文

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16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先以二氧化钛微球为芯层,通过二次包覆、炭化处理,在其表面依次形成多孔的酚醛基炭层、明胶基炭层,并利用氢氧化钾,贯通内腔孔道,延长吸附途径,加强面料的吸附过滤性能,再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烯醛对炭层进行改性,引入氨端基的席夫碱结构,提高面料的抗菌、吸附过滤效果,然后将聚丙烯无纺布分别浸渍于自制微球混合液、3‑丁烯‑1‑醇和对羟基丙烯酸改性液中,经紫外光照射,分别获得抗菌过滤层、亲水层,在抗菌过滤层、亲水层的无纺布纤维上引入亲水基团,有助于提高佩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具体为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大多数口罩仅具备过滤粒子物的作用,而并不具备杀菌和抗病毒的功能。而在具有抗菌功能的口罩中,具有吸附功能的无纺布层和具有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层是分开设置的,因此存在以下缺陷:具有吸附功能的无纺布无法抑制其表面细菌的生长而降低其本身的抗菌性,而具有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因为没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所以其抗菌性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2、此外,市场上的口罩常用的纤维织物材料其气密性更好,长时间佩戴后,呼吸引起的潮气不易消散,在口罩内容易产生水汽、水滴,不仅影响佩戴舒适度,还有可能滋生细菌,引发皮肤过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所述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包括抗菌过滤层和亲水层。

3、进一步的,所述抗菌过滤层由聚丙烯无纺布浸渍于自制微球混合液中,取出后,经紫外光照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包括抗菌过滤层和亲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过滤层由聚丙烯无纺布浸渍于自制微球混合液中,取出后,经紫外光照射、干燥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微球由二氧化钛微球经氧等离子体预改性后,与苯酚、甲醛等溶液混合,搅拌、升温反应后,得酚醛微球,经第一次炭化处理,得炭钛微球,再利用混酸处理后,与明胶混合,经过第二次炭化处理,再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经过高温处理得复合微球;再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烯醛进行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包括抗菌过滤层和亲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过滤层由聚丙烯无纺布浸渍于自制微球混合液中,取出后,经紫外光照射、干燥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微球由二氧化钛微球经氧等离子体预改性后,与苯酚、甲醛等溶液混合,搅拌、升温反应后,得酚醛微球,经第一次炭化处理,得炭钛微球,再利用混酸处理后,与明胶混合,经过第二次炭化处理,再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经过高温处理得复合微球;再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烯醛进行改性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由聚丙烯无纺布浸渍于改性溶液中,取出后,经紫外光照射、干燥制得;所述改性溶液包括3-丁烯-1-醇、对羟基丙烯酸、乙醇水溶液。

5.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罩用层状复合面料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陈福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