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486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属于功能改性面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可机洗针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所述经纱和/或纬纱包括改性羊毛纤维,所述改性羊毛纤维是在原料羊毛纤维基础上,先通过前处理将羊毛纤维还原处理,将其原有的二硫键还原为巯基,再在月桂基胺氧化物溶液中氧化重组其二硫键以形成新的交联网络,再以改性剂进行整理改性制得,所述改性剂是以小麦蛋白酶解产物为原料,以环氧丙基化的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将所述酶解产物阳离子化后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纤维改性,在保留原羊毛纤维良好的功能性的同时减少其毡缩,赋予其可机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改性面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1、羊毛具有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光泽柔和等许多优良特性。毛面料的风格高贵、服用性能优越。然而,未经整理的羊毛面料在水洗时经不断挤压、揉搓下会发生毡缩,从而引起面料尺寸缩小、呢面发毛、织纹混乱等外观变化,上述变化不断积累会影响面料的外观和服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羊毛的应用领域。

2、羊毛面料的毡缩是由于纤维表层鳞片的存在使羊毛具有特殊的定向摩擦效应,即顺鳞片方向和逆鳞片方向的摩擦因数不一致,当羊毛受到外力反复作用时很容易发生纤维之间的相互穿插和纠缠,进而产生羊毛的毡缩;另外,羊毛纤维的高度的拉伸回复性能也是造成羊毛毡缩的一个原因,由于定向摩擦效应,当纤维一端向前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由于逆鳞片作用产生自锁,致使另一端因拉伸回复而继续向前移动,形成新的卷曲。因此,羊毛的毡缩性是由定向摩擦效应和高度的拉伸回复性决定,两者缺一不可,生产实践中改变任意一个因素,均可提高羊毛的防缩能力。为了保留羊毛纤维的优良弹性,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以降低定向摩擦效应为主,通常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羊毛纤维,所述改性羊毛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羊毛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25μm,平均长度为65-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5-1wt%,所述硫代乙醇酸铵的浓度为0.4-0.7mol/L,所述月桂基胺氧化物的溶液的浓度为0.1-0.2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羊毛纤维,所述改性羊毛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羊毛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25μm,平均长度为65-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5-1wt%,所述硫代乙醇酸铵的浓度为0.4-0.7mol/l,所述月桂基胺氧化物的溶液的浓度为0.1-0.2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小麦蛋白粉与所述碱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例为100:(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与所述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比例为(2-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羊毛纤维的可机洗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固体产物与所述酶解产物的质量比例为1:(0.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秉政李洋张明星代丽娟余志文张天陈佳
申请(专利权)人: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