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芯片技术

技术编号:405486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芯片,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所述外延片包括:衬底,以及层叠于所述衬底之上的外延层,所述外延层包括多量子阱层;其中,所述多量子阱层为周期性交叠结构层,包括交叠设置的InGaN阱层、InSe插入层、P‑AlInN调控层与GaN垒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述多量子阱层,能够降低阱垒之间因晶格失配产生的极化电场,有利于提高多量子阱层内电子空穴的波函数重叠率;同时调控多量子阱层内电子空穴的迁移速率,使得多量子阱层内电子空穴分布均匀,提高LED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芯片。


技术介绍

1、led外延生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技术困难,如电子本身有效质量较小,具有较高的迁移率,导致电子很容易通过量子阱而溢出到p型掺杂层,导致量子阱内电子空穴辐射复合效率下降,led的发光效率偏低;又如p型gan的掺杂困难,掺杂剂mg的活化效率低,导致空穴不足,而且空穴迁移率很低,同样导致电子空穴发生辐射复合的效率降低,并且随着al组分的增加,空穴的激活效率、迁移率及外延层晶体质量进一步降低,最终使led的发光效率下降;另外,量子阱内阱垒之间因晶格失配存在极化电场,使阱垒的能带发生倾斜,使得量子阱内电子-空穴波函数重叠率下降,也会导致led的发光效率下降,这些严重的限制了发光二极管在高光效领域的应用。

2、目前通过mocvd方法得到的蓝绿光led外延结构中的多量子阱层通常为ingan/gan组成,ingan作为阱层,gan为垒层,但是ingan阱层与gan垒层之间由于晶格失配而存在较大的极化电场,导致阱垒之间的能带发生倾斜,在量子阱内电子空穴波函数重叠率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中,周期数为5-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单个量子阱周期内,所述InGaN阱层的厚度为2nm-4nm,所述InSe插入层的厚度为0.8nm-1.6nm,所述P-AlInN调控层的厚度为1.0nm-3.0nm,所述GaN垒层的厚度为8nm-16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单个量子阱周期中,所述P-AlInN调控层中Al组分随外延生长方向逐渐降低,Al组分为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中,周期数为5-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单个量子阱周期内,所述ingan阱层的厚度为2nm-4nm,所述inse插入层的厚度为0.8nm-1.6nm,所述p-alinn调控层的厚度为1.0nm-3.0nm,所述gan垒层的厚度为8nm-16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单个量子阱周期中,所述p-alinn调控层中al组分随外延生长方向逐渐降低,al组分为0.5-0.9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内任意相邻的两个量子阱周期中,靠近第一方向量子阱周期中所述p-alinn调控层的al组分最大值大于靠近第二方向量子阱周期中所述p-alinn调控层的al组分最大值,靠近第一方向量子阱周期中所述p-alinn调控层的al组分最小值大于靠近第二方向量子阱周期中所述p-alinn调控层的al组分最小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杨胡加辉金从龙顾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