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57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先采集一段时间的温湿度数值信息数据,将数据预处理,取得该数据组的平均数、中位数,根据数组特性设定平均数或中位数作为基准中值,并根据基准中值求得数据传输的上下限值,再根据温湿度的采样时间,对基准中值进行基于历史数据的适应性调整及修正,同时将修正后的基准中值发送给远方控制平台,之后将采样数据组与基准中值进行偏差计算,计算前需判断采样数据是否在传输数值的上下限内,对偏差值进行编码后传输给远方后台,对当前温湿度数值进行边缘处理,减少通信网络的信息交互数据量,降低设备通讯负担,提高网络通讯的灵活性与设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一般地,智能设备的监控数据采集均会设置有固定的采集间隔,而不同的设备,采集的频率设定值也各不相同,如电量仪的采集间隔为5s/次,烟感传感器的采集间隔为1s/次。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智能设备(如烟雾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等)可设置较低的固定的采集频率以确保机房安全运行,但另外的一部分实时性要求较低的设备,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采集的监控数据大部分时间是没有变化的或者是变化会十分缓慢的,例如温湿度探头,由于机房恒温恒湿的特性,正常情况下,温湿度数值大部分时间均是没有变化的或者会于较小的数值区间进行浮动,若同样采用固定的采集频率采集此类型设备的监控数据,则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传输重复的采集数据,反而会造成机房能耗的浪费。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10302641.7,公布日为2022 .08.16的专利文献,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监控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应用于串行采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分别属于第一分组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之后还包括S5远方后台的数据处理:远方后台接收偏差值以及修正后的基准中值,接收到的偏差值的二进制码数组经译码后再转化为十进制数值,与对应采样周期内的基准中值相加便得到当前的温度值数据和当前的湿度值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数据预处理包括在采样周期内初始数据采样完成后,需对温度值数据、湿度值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之后还包括s5远方后台的数据处理:远方后台接收偏差值以及修正后的基准中值,接收到的偏差值的二进制码数组经译码后再转化为十进制数值,与对应采样周期内的基准中值相加便得到当前的温度值数据和当前的湿度值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数据预处理包括在采样周期内初始数据采样完成后,需对温度值数据、湿度值数据两个数组集合进行预处理,所述对两数组中数据取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然后将小数点右移一位,所述可得新的两组温度值数据和湿度值数据如下表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根据基准中值求得采样数据组传输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上限值公式如下(1)所示;下限值公式如下(2)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温湿度数值适应性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温度数据值和湿度数据值的采样周期预测下一采样周期基准值进行修正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修正,预设采样周期分为12个周期,所述1个小时为1个周期;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阳王智东周长鹏郭琳李志锋湛锡坚胡泽森王柳权李家豪胡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