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421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所述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光伏发电组件、逐日组件和太阳轨迹模拟组件;实验台包括上台板和下台板;光伏发电组件通过逐日组件设置在上台板上方,逐日组件竖直设置在实验台上,逐日组件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下台板,逐日组件的上端穿出上台板并连接于光伏发电组件,且逐日组件能够升降,以使光伏发电组件升降;太阳轨迹模拟组件滑动设置在上台板的顶面上并用以模拟太阳的运动轨迹,光伏发电组件通过逐日组件调整朝向,以追踪太阳的运动轨迹。所述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的逐日组件具有升降能力,从而使得光伏发电组件能够升降,以研究高度变化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实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即太阳能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太阳能作为清洁、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因此,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的教学质量,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相关的教具。现有的教具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通过模拟太阳运行状态和逐日系统进一步了解光伏发电,但逐日系统的高度是固定的,无法研究高度变化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光伏发电组件、逐日组件、太阳轨迹模拟组件、电气柜和控制模块;

4、实验台包括间隔设置的上台板和下台板,上台板连接下台板并形成位于二者之间的放置舱室;

5、光伏发电组件通过逐日组件设置在上台板上方,相应地,逐日组件竖直设置在实验台上,逐日组件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下台板,逐日组件的上端穿出上台板并连接于光伏发电组件,且逐日组件能够升降,以使光伏发电组件升降;

6、太阳轨迹模拟组件滑动设置在上台板的顶面上并用以模拟太阳的运动轨迹,相应地,光伏发电组件通过逐日组件调整朝向,以追踪太阳的运动轨迹;

7、电气柜和控制模块均设置在实验台上,电气柜通过控制模块电连接并控制光伏发电组件、逐日组件和太阳轨迹模拟组件。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逐日组件包括升降杆和调节结构,升降杆竖直设置,调节结构固定在升降杆的顶部并连接光伏发电组件;

9、升降杆包括外筒、中间筒和内杆,外筒穿设在上台板上并能够沿上台板往复滑动,中间筒穿设在外筒上并能够沿外筒往复滑动,内杆穿设在中间筒上并能够沿中间筒往复滑动,且外筒的上端能够抵接于调节结构,内杆的上端连接于调节结构,中间筒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下台板,内杆能够滑出中间筒直至二者通过固定结构相连;

10、相应地,上台板上设有适配于外筒的第一通孔,上台板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夹紧外筒或中间筒的锁紧件,下台板的顶面上设有适配于中间筒的插孔和适配于中间筒的限位板。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间筒的上端设有位于中间筒与内杆之间的卡接环,内杆的下端设有适配于卡接环的卡接钩,内杆能够滑出中间筒直至卡接钩卡接于卡接环,相应地,卡接环和卡接钩组成固定结构。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锁紧件包括盒体、驱动部、夹紧部和定位部;

13、盒体上设有适配于外筒的第二通孔,盒体内设有安装空间,相应地,驱动部、夹紧部和定位部均位于安装空间内;

14、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环和传动块,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齿轮连接驱动环,驱动环转动设置,且驱动环的外周构造为适配的传动齿面,驱动环的内周上设有至少两个传动块,传动块朝向第二通孔的侧面构造为夹紧斜面;

15、夹紧部包括夹紧板和复位弹簧,夹紧板滑动设置在驱动环与第二通孔之间,夹紧板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构造为适配于夹紧斜面的驱动面,另一端构造为夹紧面,复位弹簧与夹紧板相连并用于夹紧板复位;

16、相应地,夹紧板和复位弹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且传动块、夹紧板和复位弹簧一一对应设置;

17、定位部包括若干个伸缩杆,相应地,驱动环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伸缩杆能够插接至定位孔内,以固定驱动环的位置。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盒体包括相互扣接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和下盒体上分别设有内凹槽,两个内凹槽连通并组成安装空间,其中,定位部设置在上盒体上,驱动部和夹紧部设置在下盒体上;

19、相应地,下盒体上设有若干对限位座,同一对限位座之间留有适配于驱动环的缝隙,所有缝隙位于同一圆周上并形成适配于驱动环的转动槽。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筒的下端设有适配于夹紧板的第三通孔,当外筒的下端位于第二通孔内时,夹紧板能够穿过第三通孔并夹紧中间筒;相应地,夹紧板的夹紧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限位板包括滑动设置在下台板上,限位板的顶面上设有推动座;

22、中间筒的下端设有适配于限位板的限位孔,当中间筒的下端插接于插孔内,限位板能够滑动并穿过限位孔。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调节结构包括中间板和调节器,中间板的底面连接升降杆,中间板的顶面连接调节器,调节器连接光伏发电组件并能够调节光伏发电组件的朝向。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太阳轨迹模拟组件包括轨迹杆和模拟光源,其中,轨迹杆滑动设置在上台板上并构造为倒u型杆,相应地,上台板上设有适配于轨迹杆的滑动槽;模拟光源滑动设置在轨迹杆并能够沿轨迹杆往复滑动。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轨迹杆包括若干个子杆和若干个柔性杆,相邻两个子杆之间通过柔性杆相连,且相邻两个子杆能够以柔性杆为中心扭转。

26、有益效果:

27、所述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对逐日组件进行了改进,以使逐日组件具有升降能力,从而使得光伏发电组件能够升降,以研究高度变化对光伏发电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提高了操作的难度,帮助理解光伏发电的影响因素,增强对光伏发电的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台(100)、光伏发电组件(200)、逐日组件(300)、太阳轨迹模拟组件(400)、电气柜(500)和控制模块(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逐日组件(300)包括升降杆(310)和调节结构(320),升降杆(310)竖直设置,调节结构(320)固定在升降杆(310)的顶部并连接光伏发电组件(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筒(312)的上端设有位于中间筒(312)与内杆(313)之间的卡接环(301),内杆(313)的下端设有适配于卡接环(301)的卡接钩(302),内杆(313)能够滑出中间筒(312)直至卡接钩(302)卡接于卡接环(301),相应地,卡接环(301)和卡接钩(302)组成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件(700)包括盒体(710)、驱动部(720)、夹紧部(730)和定位部(7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盒体(710)包括相互扣接的上盒体(711)和下盒体(712),上盒体(711)和下盒体(712)上分别设有内凹槽,两个内凹槽连通并组成安装空间(702),其中,定位部(740)设置在上盒体(711)上,驱动部(720)和夹紧部(730)设置在下盒体(7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311)的下端设有适配于夹紧板(731)的第三通孔,当外筒(311)的下端位于第二通孔(701)内时,夹紧板(731)能够穿过第三通孔并夹紧中间筒(312);相应地,夹紧板(731)的夹紧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801)包括滑动设置在下台板(102)上,限位板(801)的顶面上设有推动座(80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结构(320)包括中间板(321)和调节器(322),中间板(321)的底面连接升降杆(310),中间板(321)的顶面连接调节器(322),调节器(322)连接光伏发电组件(200)并能够调节光伏发电组件(200)的朝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轨迹模拟组件(400)包括轨迹杆(410)和模拟光源(420),其中,轨迹杆(410)滑动设置在上台板(101)上并构造为倒U型杆,相应地,上台板(101)上设有适配于轨迹杆(410)的滑动槽(105);模拟光源(420)滑动设置在轨迹杆(410)并能够沿轨迹杆(410)往复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轨迹杆(410)包括若干个子杆和若干个柔性杆,相邻两个子杆之间通过柔性杆相连,且相邻两个子杆能够以柔性杆为中心扭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台(100)、光伏发电组件(200)、逐日组件(300)、太阳轨迹模拟组件(400)、电气柜(500)和控制模块(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逐日组件(300)包括升降杆(310)和调节结构(320),升降杆(310)竖直设置,调节结构(320)固定在升降杆(310)的顶部并连接光伏发电组件(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筒(312)的上端设有位于中间筒(312)与内杆(313)之间的卡接环(301),内杆(313)的下端设有适配于卡接环(301)的卡接钩(302),内杆(313)能够滑出中间筒(312)直至卡接钩(302)卡接于卡接环(301),相应地,卡接环(301)和卡接钩(302)组成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件(700)包括盒体(710)、驱动部(720)、夹紧部(730)和定位部(7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盒体(710)包括相互扣接的上盒体(711)和下盒体(712),上盒体(711)和下盒体(712)上分别设有内凹槽,两个内凹槽连通并组成安装空间(702),其中,定位部(740)设置在上盒体(711)上,驱动部(720)和夹紧部(730)设置在下盒体(712)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王斌张昱峰衡武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国家电投和新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