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4165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蜡模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包括配合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有下模腔和下浇口模腔,所述上模设置有上模腔、槽体和注蜡口,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内模块和外模块,所述外模块位于所述内模块外侧,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后,所述上模腔与所述下模腔形成悬臂支座的U型本体型腔,所述内模块、所述外模块与所述下浇口模腔形成浇口型腔,所述第二模块和所述外模块设置有用于形成浇道型腔的凹模,所述浇道型腔一端与所述浇口型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悬臂型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蜡模有利于保证铸件产品的品质,避免铸件产品出现悬臂和U型本体连接孔出现缩松、悬臂弯曲的问题,提高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蜡模铸造,特别是涉及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支座是汽车悬架系统中的重要连接件,推力杆或板簧通过支座与车桥或车架连接。悬臂支座包括与车桥或车架连接的u型本体和与所述u型本体一侧连接的悬臂,u型本体的四角设置有连接孔,悬臂为工字型结构,悬臂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孔。悬臂支座是通过熔模铸造而成,现有技术中,悬臂支座的制备工艺包括制备悬臂支座的蜡模,并在悬臂支座蜡模的u型本体外侧表面形成浇口蜡模,该浇口蜡模在熔模铸造过程中,形成金属液的浇口,从而通过熔模铸造形成悬臂支座铸件。但是,现有技术熔模铸造生产得到的铸件产品存在许多缺陷,在熔模铸造时,不仅u型本体靠近悬臂一侧的连接孔容易出现缩松或者侧壁出现空缺,而且连接臂也存在缩松和容易弯曲的问题,从而影响铸造生产的悬臂支座的产品质量,导致产品废品率高,影响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有利于保证铸件产品的品质,避免铸件产品出现悬臂和u型本体连接孔出现缩松、悬臂弯曲的问题,提高了产品品质。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包括配合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有下模腔和下浇口模腔,所述下浇口模腔位于所述下模腔侧部,且与所述下模腔连通,所述上模设置有上模腔、槽体和注蜡口,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形成悬臂型腔的若干个内模块和外模块,所述内模块与所述槽体连接,所述外模块位于所述内模块外侧,所述内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后,所述上模腔与所述下模腔形成悬臂支座的u型本体型腔,所述内模块、所述外模块与所述下浇口模腔形成浇口型腔,所述第二模块和所述外模块设置有用于形成浇道型腔的凹模,所述浇道型腔一端与所述浇口型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悬臂型腔连通。

3、进一步,所述槽体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模块的限位卡块。

4、进一步,所述槽体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槽体、所述第二模块和所述外模块对应设置有用于形成沉孔的凹口。

5、进一步,所述浇口型腔为两个,位于所述u型本体型腔的同一侧部。

6、进一步,所述上模和下模对应设置有定位孔。

7、进一步,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槽体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模块设置有用于形成悬臂减重槽的第一凸块。

8、进一步,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模块a和第一模块b,所述第一模块b一侧与所述第一模块a插接,另一侧与所述外模块插接。

9、进一步,所述槽体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外模块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第二凸块。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对悬臂支座的悬臂进行改进,将原来的工字型悬臂(两侧设置有减重槽)改为凹字形悬臂(一侧设置减重槽),并将浇口设置在u型本体的侧部、悬臂的下方,便于悬臂支座的浇注成型,解决了铸造产品的悬臂、悬臂连接孔以及u型本体的连接孔缩松的问题;

12、2、本专利技术得到的蜡模,在浇口与悬臂之间设置浇道,蜡模成型阶段,该浇道蜡模可以作为悬臂的加强筋,防止悬臂蜡模的变形;在铸造阶段,该浇道与浇口连通,可以作为金属液从浇口向悬臂流动的补缩通道,从而解决铸件的悬臂出现缩松的问题,且在铸件冷却阶段,该浇道可以对悬臂起到牵引、限制作用,防止铸件悬臂的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设置有下模腔(201)和下浇口模腔(202),所述下浇口模腔(202)位于所述下模腔(201)侧部,且与所述下模腔(201)连通,所述上模(1)设置有上模腔(101)、槽体(102)和注蜡口,所述槽体(102)内部设置有用于形成悬臂型腔的若干个内模块和外模块(6),所述内模块与所述槽体(102)连接,所述外模块(6)位于所述内模块外侧,所述内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5),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合模后,所述上模腔(101)与所述下模腔(201)形成悬臂支座的U型本体型腔,所述内模块、所述外模块(6)与所述下浇口模腔(202)形成浇口型腔,所述第二模块(5)和所述外模块(6)设置有用于形成浇道型腔的凹模(7),所述浇道型腔一端与所述浇口型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悬臂型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2)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模块(5)的限位卡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2)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103),所述槽体(102)、所述第二模块(5)和所述外模块(6)对应设置有用于形成沉孔(9)的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型腔为两个,位于所述U型本体型腔的同一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下模(2)对应设置有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槽体(102)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模块设置有用于形成悬臂减重槽的第一凸块(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模块A(3)和第一模块B(4),所述第一模块B(4)一侧与所述第一模块A(3)插接,另一侧与所述外模块(6)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2)侧壁设置有凹槽(104),所述外模块(6)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04)配合的第二凸块(6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设置有下模腔(201)和下浇口模腔(202),所述下浇口模腔(202)位于所述下模腔(201)侧部,且与所述下模腔(201)连通,所述上模(1)设置有上模腔(101)、槽体(102)和注蜡口,所述槽体(102)内部设置有用于形成悬臂型腔的若干个内模块和外模块(6),所述内模块与所述槽体(102)连接,所述外模块(6)位于所述内模块外侧,所述内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5),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合模后,所述上模腔(101)与所述下模腔(201)形成悬臂支座的u型本体型腔,所述内模块、所述外模块(6)与所述下浇口模腔(202)形成浇口型腔,所述第二模块(5)和所述外模块(6)设置有用于形成浇道型腔的凹模(7),所述浇道型腔一端与所述浇口型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悬臂型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2)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模块(5)的限位卡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支座的蜡模成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维举刘堂均李龙吴高均魏大强何定
申请(专利权)人:谷城石花维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