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410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及车辆,其中,降噪装置,包括:导流部件,导流部件的内部具有空腔,导流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空腔连通;壳体,壳体固定于导流部件且至少部分位于导流部件的外部;多个消声结构,多个消声结构固定于导流部件且覆盖第一通孔,每个消声结构均包括穿孔板以及位于穿孔板的第一板面的背腔,至少一个消声结构的背腔为壳体与穿孔板形成,多个消声结构中的第一消声结构和第二消声结构的尺寸参数不同。本申请能够拓宽降噪装置的有效降噪频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风扇降噪,尤其涉及一种降噪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座舱的迅速发展及应用,车载设备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其中较多的车载设备都存在散热需求因而车辆上配备了相应的风扇。风扇作为车内噪声源之一,容易被人耳捕捉到并使人感到不适,从而导致车辆的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oise vibrationharshness,nvh)问题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对风扇进行降噪处理。

2、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微穿孔消声器对风扇进行降噪处理,如图2所示,微穿孔消声器11包括内护罩113和外护罩114,其中内护罩113固定于风扇20的出风口,内护罩113包括穿孔板115,穿孔板115与外护罩114之间形成背腔116。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微穿孔消声器进行仿真实验可以获得图4所示的吸声系数曲线图中的曲线4b,从曲线4b可以看出,微穿孔消声器的有效降噪频带约为1500hz-2400hz。

3、由于风扇通常具有多种不同的档位,每个档位对应不同的转速和叶片通过频率,因此,叶片通过频率范围较宽,例如,一种离心式风扇的叶片通过频率范围为1290hz-3010h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参数包括:所述穿孔板的板厚、穿孔率、穿孔直径、所述第一板面的面积以及所述背腔的深度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消声结构的尺寸参数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结构和所述第二消声结构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档固定于所述第一消声结构的所述第一板面,所述隔档沿所述背腔的深度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消声结构的所述背腔的深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参数包括:所述穿孔板的板厚、穿孔率、穿孔直径、所述第一板面的面积以及所述背腔的深度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消声结构的尺寸参数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结构和所述第二消声结构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档固定于所述第一消声结构的所述第一板面,所述隔档沿所述背腔的深度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消声结构的所述背腔的深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结构和所述第二消声结构位于同一层,且所述第一消声结构的所述穿孔板在所述导流部件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消声结构的所述穿孔板在所述导流部件上的投影,均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部分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具有相对的、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具有相对的、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结构的所述穿孔板和所述第二消声结构的所述穿孔板之间层叠设置,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穿孔板之间具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骏钱新危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