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球囊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球囊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3898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囊封堵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具有沿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室,筒体的一端具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筒体的另一端具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活塞设置于腔室中,活塞具有沿活塞的轴向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压杆的一端从第一开口伸入腔室中且与活塞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塞的底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挡板连接;活动板设置于活塞与挡板之间,活动板沿筒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活动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在活动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通孔间隔设置。充气操作简单,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易造成不良影响,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球囊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1、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危险性较大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仅次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脑梗死,致病率为3.6%~6%,且多好发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术两种。随着栓塞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栓塞材料的改良,ie使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由巨创到微创,由难治到易治,变不可治为可治,与开颅手术夹闭术相辅相成,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

2、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技术,其操作要点是在动脉瘤开口处放置封堵球囊装置后,将微导管送至动脉瘤腔内,随即充盈球囊来封闭瘤颈开口,再经微导管向瘤腔内填塞弹簧圈,当弹簧圈填塞稳定后,排空球囊,即解脱之,反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弹簧圈致密填塞瘤腔达术者要求,最后撤出微导管,封堵装置,术毕。

3、不过,现有的球囊封堵装置的充气操作一般是根据操作的经验而进行,依靠经验程度大,有时需要通过多次间断式的观察后加气操作,中断加气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囊封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球囊封堵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不良影响,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囊封堵装置,包括:

3、筒体,所述筒体具有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室,所述筒体的一端具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

4、活塞,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腔室中,所述活塞具有沿所述活塞的轴向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

5、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腔室中且与所述活塞连接;

6、连接杆与挡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7、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设置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活动板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

8、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重叠。

9、其中,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活动板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

10、其中,所述活动板止抵所述腔室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板与所述腔室的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或等于所述活动板的重力。

11、其中,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所述挡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磁性体,所述筒体上与所述第一磁性体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磁性相吸;

12、在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磁性相吸的情况下,所述挡片封堵所述第二开口;

13、在所述活塞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挡片可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14、其中,所述挡片远离筒体的一侧设有限位件,在所述挡片封堵所述第二开口的情况下,所述挡片远离所述限位件;

15、在所述挡片打开所述第二开口的情况下,所述挡片可止抵所述限位件。

16、其中,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17、其中,所述筒体上设有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位于所述透明区域或邻近所述透明区域设置。

18、其中,所述活塞与所述腔室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19、其中,球囊封堵装置还包括:

20、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21、其中,球囊封堵装置还包括:

22、球囊,所述球囊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球囊封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腔室中,活动板设置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活动板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所述活塞向第二开口移动过程中,活动板可以与活塞接触,活动板可以堵塞第一通孔,以便通过第二开口向球囊中充气。在需要再次充气时,让活塞向第一开口移动,活动板可以与活塞脱离,气体可以进入腔室中,继续使活塞向第二开口移动,以便向球囊中充气。充气操作简单,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易造成不良影响,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活动板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止抵所述腔室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板与所述腔室的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或等于所述活动板的重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所述挡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磁性体,所述筒体上与所述第一磁性体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磁性相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远离筒体的一侧设有限位件,在所述挡片封堵所述第二开口的情况下,所述挡片远离所述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位于所述透明区域或邻近所述透明区域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腔室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活动板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止抵所述腔室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板与所述腔室的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或等于所述活动板的重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所述挡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磁性体,所述筒体上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迎红赵梦雅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普微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