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酯用液态钛硅复合多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5389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用液态钛硅复合多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钛酸酯及助催化剂滴入二元醇中形成溶液、后续逐步向其中加入配体、预水解处理的硅酸酯醇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后除去低沸点组分,最后所得均相溶液体系即为本发明专利技术聚酯用液态钛硅复合多核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在催化聚酯合成过程中可借助酯化产生的水分子原位生成高催化活性钛硅复合微凝胶,也可在酯化后加入均相催化缩聚阶段的酯交换反应,使用方法灵活,体现出良好的耐水解性能及高催化活性。其中的有机配体可对钛原子起到配位作用,调控钛催化核心电子环境并提高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对副反应进行有效抑制,防止聚酯产品色相发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二元酸二元醇酯催化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酯用液态钛硅复合多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通常,传统聚二元酸二元醇酯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以及部分可生物降解聚酯如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的高分子量合成通常依赖于在缩聚阶段高温及高真空条件下由酯交换反应产生链端小分子的高效脱出,最终随着反应体系中端羟基含量的下降,链增长反应与热解反应速率达到平衡,分子量将很难继续增长。但该反应条件也会导致较多副反应的产生,如聚酯的热解反应,从而导致产物酸值的上升,最终对聚酯的使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适当的催化体系选择可有效提升催化效率并减少副反应,因此,进一步开发新的高效且环境友好型催化剂体系已成为此类聚酯制备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2、实际上,多种主族及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均可对聚酯的合成产生催化作用,诸如锡(sn)、锑(sb)、锗(ge)、钛(ti)、铝(al)以及具有空轨道的稀土元素化合物等。综合成本与性能考虑,其中ti系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不含重金属且成本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用液态钛硅复合多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溶液A时,所述钛酸酯、助催化剂、配体一和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0.005-1):(0.5-3):(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溶液B时,所述有机硅源、乙醇和酸性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5-10):(2-5);其中,所述酸性去离子水通过盐酸或磷酸将pH值调至2.9-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溶液C时,溶液A中钛原子与溶液B中硅原子摩尔比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用液态钛硅复合多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溶液a时,所述钛酸酯、助催化剂、配体一和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0.005-1):(0.5-3):(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溶液b时,所述有机硅源、乙醇和酸性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5-10):(2-5);其中,所述酸性去离子水通过盐酸或磷酸将ph值调至2.9-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溶液c时,溶液a中钛原子与溶液b中硅原子摩尔比为1:(0.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选自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钛酸正丙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华邹文奇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