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造,特别涉及连续沉井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杂散电流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1、杂散电流也称“迷流”,指在设计或规定回路以外流动的电流,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引起一系列的电化学腐蚀。
2、列车牵引电流通过走行轨回流到牵引变电所,由于走行轨对底板无法实现完全绝缘,会有部分电流从走行轨泄漏,进而引起对走行轨及钢筋混凝土的腐蚀。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采用在轨面下结构板内设置横纵向连通的钢筋网及必要的引出端子作为杂散电流的收集及排流系统,提供杂散电流返回至牵引变电所负母线的通路,防止其继续向外泄漏。
3、连续沉井法应用于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具有“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省、环境保护好、碳排放量少”的优势,但是也因沉井内隔墙、素混凝土封底等工法特性带来一系列工程难题。
4、从工程安全性及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在底板及封底厚度一定的前提下,沉井内隔墙顶与底板顶平齐的做法可强化沉井下沉期间结构整体刚度;且采用干封底的沉井,为保证仓内土体稳定、有效控制结构变形,沉井可能需要分仓、快速完成封底及底板浇筑。
...
【技术保护点】
1.连续沉井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杂散电流防护结构,包括最少两个相连的沉井,以及设置在每两个相连的所述沉井之间的连接段(4);每一所述沉井内均采用沉井内隔墙(2)分隔成多个隔舱;每一所述连接段(4)的连接段底板和每一所述隔舱的隔舱底板(5)均互相独立,钢筋结构均不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沉井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杂散电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沉井内的多个所述隔舱在俯视方向上均呈矩形阵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沉井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杂散电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连接段(4)共用所述沉井的沉井井壁(1)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沉井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杂散电流防护结构,包括最少两个相连的沉井,以及设置在每两个相连的所述沉井之间的连接段(4);每一所述沉井内均采用沉井内隔墙(2)分隔成多个隔舱;每一所述连接段(4)的连接段底板和每一所述隔舱的隔舱底板(5)均互相独立,钢筋结构均不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沉井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杂散电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沉井内的多个所述隔舱在俯视方向上均呈矩形阵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沉井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杂散电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连接段(4)共用所述沉井的沉井井壁(1)的两个相邻的所述隔舱间的所述沉井内隔墙(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杰,吕培林,郭振坤,郑雅莉,王浩然,吴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