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371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9
一种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包括步骤:提取底泥并检测;调配菌粒;通过清淤大部分沉积物;采用投放装置投放菌粒;再次检测,若检测不合格,则重复第二、第四步;投放装置包括:安装于船体侧面的框架;投放机构,包括安装于框架内的物料框,物料框底面设有多个送料管,送料管下端设有多列分流管,且下端的高度依次升高,分流管设有多个出料口;送料机构,包括设于物料框内的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多个螺旋送料杆,其下端位于送料管中,且设有贯穿的气道;第四步还包括步骤:安装送料管,并连接物料框;螺旋送料杆进入送料管;螺旋送料杆转动,向气道通入气体,菌粒从出料口排出。能更均匀地将菌粒、还原剂等投放至水中,保证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治理,尤其与一种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相关。


技术介绍

1、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业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饲料残渣、排泄物和死亡动物等,这些物质会沉积到水底,形成底泥,在空气中分解后产生一定的毒气,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并且在养殖过程中还会产生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逐渐沉积在水底,并附着在沉积物中,所以有必要对沉积物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将菌粒、还原剂等抛洒至水面上,但是抛洒效率低下,并且人工抛洒并不均匀,会导致一部分菌粒、还原剂等堆积在一起,或者部分区域含量太低,导致不能对无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相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能够更均匀地将菌粒、还原剂等投放至水中,保证处理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

3、一种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底面设有多个滑槽(101),所述送料管(202)位于所述滑槽(101)中,所述送料管(202)外壁设有支撑环(205),所述支撑环(205)底面设有多个定位杆(206),所述滑槽(101)两侧均设有多个定位孔(102),所述定位杆(206)穿设于所述定位孔(10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中还设有压板(103),所述压板(10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底面设有多个滑槽(101),所述送料管(202)位于所述滑槽(101)中,所述送料管(202)外壁设有支撑环(205),所述支撑环(205)底面设有多个定位杆(206),所述滑槽(101)两侧均设有多个定位孔(102),所述定位杆(206)穿设于所述定位孔(10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中还设有压板(103),所述压板(10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一端贯穿的通槽(104),用于穿过所述送料管(202),且所述通槽(104)两侧压在所述支撑环(205)上,所述压板(103)两侧套设于连杆(105)上,所述连杆(105)安装于所述框架(100)上,且所述连杆(105)上端设有支板(106),所述支板(106)连接于所述框架(100),所述连杆(105)上还套设有弹簧(107),所述弹簧(107)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板(106)和所述压板(103),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203)中部设有连接部(207),所述连接部(207)通过螺纹与所述送料管(202)的下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沉积物污染的河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顶面两侧均设有导向杆(108),所述物料框(201)及所述支撑架(301)均套设于所述导向杆(108)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文良熊海波肖奎简龙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