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韭菜子综合利用度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367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韭菜子综合利用度的生产方法,属于天然物质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对韭菜子传统提取后被浪费残渣进行开发,有效提高了韭菜子的利用度,在脂肪酸、腺苷、黄酮等传统成分提取结束后,通过磁流体固定化酶对残渣中成分进行转化,得到S‑甲基‑L半胱氨酸和S‑烯丙基‑L‑半胱氨酸;并且通过固定化γ‑谷氨酰转肽酶,解决了γ‑谷氨酰转肽酶来源于大蒜对韭菜子提取物产生外源性污染的风险,通过磁流体固定化回收γ‑谷氨酰转肽酶,避免了γ‑谷氨酰转肽酶的浪费,实现γ‑谷氨酰转肽酶酶活的有效利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物质提取、分离和纯化,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韭菜子综合利用度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韭菜子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韭菜子生品辛温散寒,其性偏燥,盐炙后可引药入肾,增强补肾固涩的作用。

2、在我国,韭菜这种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种质资源库共搜集184份,以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山东、河南等地产量较大。韭菜籽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分之一,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极高,含硫化物、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在我国民间认为,一般韭菜籽、韭菜花、根都可入药,具有消炎止咳、祛痰平喘、滋补肝肾、暖腰膝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腹疼痛,糖尿病等症状而且,民间还有用韭菜籽烟熏法治疗牙痛的记载。

3、胡国华等《韭菜籽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对我国10个韭菜品种韭菜籽的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发现韭菜籽不仅含油量丰富,且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含量很高,不同品种韭籽油中的亚油酸含量差别很大。且韭菜籽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这种较高含油量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韭菜子综合利用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蒸汽漂烫时间为5-15min,所加入的活性炭重量为浸出油毛油重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正己烷体积为韭菜子重量的2-6倍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正己烷浸提韭菜子残渣中加入乙醇水溶液加热浸提时,所加入的乙醇水溶液为乙醇体积分数80%-95%,所加入的乙醇水溶液体积为韭菜子原料重量的10-20倍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韭菜子综合利用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蒸汽漂烫时间为5-15min,所加入的活性炭重量为浸出油毛油重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正己烷体积为韭菜子重量的2-6倍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正己烷浸提韭菜子残渣中加入乙醇水溶液加热浸提时,所加入的乙醇水溶液为乙醇体积分数80%-95%,所加入的乙醇水溶液体积为韭菜子原料重量的10-20倍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正己烷浸提韭菜子残渣中加入乙醇水溶液加热浸提时,加热提取温度为75-78℃,提取时间1-3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含腺苷和黄酮的韭菜子提取物的提取剩余残渣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庭徐晓晓赵帅王鹏钟斌王庚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恩高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