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纵观以往发生的各类电梯安全事故,人员意外坠落电梯井道时有发生。关于防止人员意外坠落井道,《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已要求轿厢地坎下方须装设护脚板,并且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0.75m,但是轿厢护脚板在防止人员意外坠落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电梯轿厢地坎远高于层门地坎时,轿厢护脚板垂直部分的下沿超出层门地坎,轿厢护脚板无法完全封闭轿厢地坎以下部分的层门开口,不能防止该层站的轿外人员和从轿内爬出(跳出)的人员坠落电梯井道;此外,当人员从其他层站意外坠入井道时,轿厢护脚板也起不到保护作用。因此,有必要在井道内置防护装置,人员意外坠入井道时,能将下坠的人员缓冲和接住,减轻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置,能够将意外坠入井道人员接住,解决人员意外坠入井道时坠落人员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蓄能器、高压气体输送管道、人体红外传感器、缓冲保护结构,所述气体蓄能器位于机房内,所述气体蓄能器通过高压气体输送管道为所述缓冲保护结构供气,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缓冲保护结构位于每层层门下方的井道壁上,所述缓冲保护结构设置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保护结构包括伸缩支架、气囊,所述气体蓄能器通过高压气体输送管道为所述气囊供气,所述伸缩支架在每层层门下方的井道壁上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支架固定在层门两侧的所述井道壁上,所述气囊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蓄能器、高压气体输送管道、人体红外传感器、缓冲保护结构,所述气体蓄能器位于机房内,所述气体蓄能器通过高压气体输送管道为所述缓冲保护结构供气,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缓冲保护结构位于每层层门下方的井道壁上,所述缓冲保护结构设置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保护结构包括伸缩支架、气囊,所述气体蓄能器通过高压气体输送管道为所述气囊供气,所述伸缩支架在每层层门下方的井道壁上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支架固定在层门两侧的所述井道壁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伸缩支架的上方,所述气囊与所述伸缩支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到所述气体蓄能器内部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为所述气体蓄能器充气的空气压缩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体输送管道固定在所述井道壁上,所述高压气体输送管道通过电磁阀门与每层的气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每层的缓冲保护结构下方井道壁上的保护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员坠落井道缓冲保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民,郑仲浪,邓志华,孙传景,张敬泽,曾耀传,刘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