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发泡模箱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336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模箱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发泡模箱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移动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开设有传动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底板移动的晃动机构。该聚氨酯发泡模箱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柱塞泵、导料管、导料槽、弧形转座、分料槽以及注料槽的配合可自动向前后L形板、侧板和底板组成的模腔中进行注料,同时利用第三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利用转动盘的转动使得传动板带动底板横向往复移动,使得进入到模腔中的聚氨酯发泡剂均匀分布在模腔的底部,保证发泡产品成型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模箱,具体为一种聚氨酯发泡模箱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制成聚氨酯塑料、聚氨酯纤维、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聚氨酯硬质泡沫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混合,经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氨酯泡有软泡和硬泡两种,软泡为开孔结构, 硬泡为闭孔结构;软泡又分为结皮和不结皮两种。

2、在对聚氨酯产品进行发泡成型时,需要使用到成型发泡模箱,把聚氨酯发泡剂注入到箱体中成型,但是现有的发泡模箱在注料时不能保证聚氨酯发泡剂均匀分布在模腔中,从而在膨胀时会发生材料不均,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产品成型后会与模箱的内壁相粘黏,不便于进行取料,另外需要人力把成型产品取出,便捷性欠佳,达不到现今使用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模箱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模箱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发泡模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移动槽(2),所述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6),所述移动槽(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底面开设有传动槽(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底板(3)移动的晃动机构(5),所述底板(3)的顶部设置有对发泡产品进行顶出下料的吸附顶起机构(6),所述底座(1)一端的顶面设置有对发泡产品进行搬运的下料机构(7),所述底板(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架(8),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架(8)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9),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板(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前后L形板(10),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发泡模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移动槽(2),所述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6),所述移动槽(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底面开设有传动槽(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底板(3)移动的晃动机构(5),所述底板(3)的顶部设置有对发泡产品进行顶出下料的吸附顶起机构(6),所述底座(1)一端的顶面设置有对发泡产品进行搬运的下料机构(7),所述底板(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架(8),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架(8)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9),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板(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前后l形板(10),两个所述前后l形板(10)顶端的内侧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转动架(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板(9)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前后l形板(10)上设置有进行注料的注料机构(24),所述底板(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架(12),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架(12)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13),所述第二转动板(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板(15),所述侧板(15)的内侧面与前后l形板(10)的端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转动架(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与第二转动板(13)转轴的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机构(5)包括开设在移动槽(2)内腔底部的转动室(17)和固定安装在底座(1)底面的第三电机(18),所述第三电机(18)的输出轴延伸至转动室(17)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9),所述转动盘(19)的顶面延伸至传动槽(4)的内腔,所述转动盘(19)顶面的侧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板(20),所述传动板(20)的一端与传动槽(4)的内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顶起机构(6)包括开设在底板(3)顶面的吸附收纳槽(21)和开设在底板(3)侧面的透气孔(45),所述吸附收纳槽(2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44),所述透气孔(45)的端部与安装槽(44)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安装槽(4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22),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延伸至吸附收纳槽(21)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活塞顶板(23),所述活塞顶板(23)的顶面与底板(3)的顶面相平齐,所述活塞顶板(23)的侧面与吸附收纳槽(21)的内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侣吴婷婷骆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欣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