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厂余热排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热电转换功能的余热排出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1、非能动安全性是先进压水堆设计中的重要关注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是核电厂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安全系统,能够在核反应堆发生紧急停堆后,利用自然循环的能力及时导出堆芯余热,确保反应堆的安全性。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内部通常采用c型管束设计,来自一次侧或二次侧的水携带堆芯释放的余热进入c型管束,将热量传递至换热水箱中的冷却水,通过换热水箱中的自然循环实现对c型管束内一次侧或二次侧水的持续冷却。核反应堆发生紧急停堆后,换热水箱内的水在余热排出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温度持续上升,但该部分热量属于低品位热能,难以利用,最终排放至环境中。
2、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热电转换技术持续发展,在航空、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热电转换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废热等低品位能源进行发电,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基于塞贝克效应,当热电转换器件两侧存在温差时,即可产生电动势,随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热电转换功能的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左侧C型换热管束(1)、右侧C型换热管束(2)、左侧温差发电板(3)、右侧温差发电板(4)、余热排出下部水箱(5)、余热排出上部水箱(6)、发电器件冷却下部水箱(7)、发电器件冷却上部水箱(8);所述左侧C型换热管束(1)与右侧C型换热管束(2)位于余热排出下部水箱(5)内,左侧C型换热管束(1)与右侧C型换热管束(2)的进口、出口位于余热排出下部水箱(5)的同一侧壁面;所述余热排出下部水箱(5)与所述余热排出上部水箱(6)相连通共同构成了余热排出水箱;所述左侧温差发电板(3)与右侧温差发电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热电转换功能的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左侧c型换热管束(1)、右侧c型换热管束(2)、左侧温差发电板(3)、右侧温差发电板(4)、余热排出下部水箱(5)、余热排出上部水箱(6)、发电器件冷却下部水箱(7)、发电器件冷却上部水箱(8);所述左侧c型换热管束(1)与右侧c型换热管束(2)位于余热排出下部水箱(5)内,左侧c型换热管束(1)与右侧c型换热管束(2)的进口、出口位于余热排出下部水箱(5)的同一侧壁面;所述余热排出下部水箱(5)与所述余热排出上部水箱(6)相连通共同构成了余热排出水箱;所述左侧温差发电板(3)与右侧温差发电板(4)紧贴在所述发电器件冷却下部水箱(7)的两侧,左侧温差发电板(3)与右侧温差发电板(4)在竖直方向上全部位于余热排出下部水箱(5)之内,左侧温差发电板(3)与右侧温差发电板(4)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左侧c型换热管束(1)与右侧c型换热管束(2)之间;发电器件冷却下部水箱(7)与所述发电器件冷却上部水箱(8)相连通共同构成了发电器件冷却水箱;左侧温差发电板(3)与右侧温差发电板(4)以吸收了堆芯余热的余热排出水箱中的水为热源,发电器件冷却水箱中的水为冷源,在温差发电板两侧形成稳定的温差,利用堆芯余热进行发电,提高核电厂热能的利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电转换功能的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余热排出水箱与发电器件冷却水箱中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军,韩梓超,章静,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