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仿真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331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及、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物理层,用于获取在网元件的基础参数信息;数据协议层用于获取能源互联网子系统间的数据通信协议类型、数据传输方式和传输的数据精度;数据通信层用于根据基础参数信息以及数据通信协议类型、数据传输方式和传输的数据精度,确定在网元件的接收和发送的目标数据内容、数据精度和数据格式;系统执行层包括系统调度层、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和系统仿真子系统,系统仿真子系统和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互为数字孪生,用于实现数字孪生仿真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复合程度较高的能源互联网的优化调度,提升系统的稳定运行程度,也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互联网,特别涉及一种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及、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接入电力主干网的场景和需求越来越多,各类新类型负荷的参与电网调度越来越深入,以及诸多新型电网要素的全面接入,使得未来能源互联网的不确定性、复杂性越来越高。针对复杂度较高的能源互联网调度,在投入实际使用前,或者在实际接入新设备之前,对于接入后的能源互联网的调度和仿真,一直是电力系统操作人员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只有通过充分的调度和仿真,才能确保接入新设备后的能源互联网的稳定运行。因此,能源互联网的建模与仿真一直为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系统调度、系统监控与多元素融合,以及各种新类型业务的落地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2、而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是,当前能源互联网系统调度的建模与仿真大都采取对在网元件传统物理建模并单纯进行模仿的方式。但存在缺陷的是,在网元件传统物理机理建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如此类型的建模,很难适应未来能源互联网中各种能源复合所带来的复杂多变的电力系统复合运行方式。同时,由于传统物理机理的建模模型包含有大量理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层(130)具体用于:获取真实的在网元件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参数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类型标记数据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调度层(140)通过分布式管理终端管理与接入,所述分布式管理终端部署在云端或者边缘侧,所述分布式管理终端接收数据通信层(130)传输的数据信息,提供海量数据分类及并行计算分析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层(130)具体用于:获取真实的在网元件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参数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类型标记数据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调度层(140)通过分布式管理终端管理与接入,所述分布式管理终端部署在云端或者边缘侧,所述分布式管理终端接收数据通信层(130)传输的数据信息,提供海量数据分类及并行计算分析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数据采集系统(15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仿真子系统(16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调度层还包括预警提示单元,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仿真子系统(160)的建模单元,用于基于实时数据采集系统(150)中的各种实际元件设备的参数建立对应的模型,同时根据实时数据采集系统(150)和系统调度层(140)获得现在的已有在网元件的数据,并将现在的已有在网元件的数据作为输入元素输入至实时数据采集系统(150),使得实时数据采集系统(150)中未来在网元件按照现有系统中的运行情况进行适配性运行,然后实时数据采集系统(150)输出所述未来在网元件的运行数据结果,并将该运行数据结果输入至系统调度层(14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仿真子系统(160)的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浩裴玮吴晨光王心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