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道导流结构及地下室入口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05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坡道导流结构及地下室入口坡道结构,包括设置在坡道两侧及施工缝位置的导流槽,设置在坡道底部与导流槽连通的排水沟;所述导流槽包括素混凝土结构的凹槽主体,设置在凹槽内的碎石滤水层,碎石滤水层上方铺设土工布隔离层。该结构设置在地下室入口内部及内外施工缝处,能够在下雨天有效对进入地下室入口的外部水进行充分的排除,保持室内地面的干燥,减少了路面湿滑的风险,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增强了坡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道导流结构及地下室入口坡道结构


技术介绍

1、地下车库汽车坡道出入口分为有雨棚和无雨棚两种做法。

2、1、不设置雨棚的汽车坡道出入口下雨时雨水会顺着坡道流向地下室排水沟,坡道施工缝处成为薄弱点,雨水从施工缝处渗入导致地下室地面湿滑。

3、2、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和下雨时外部水位超过施工缝处砼挡土墙时,外部水从施工缝处向内渗水。

4、3、地下室地面及坡道湿滑汽车容易刹不住,走路容易滑倒,影响使用安全,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坡道导流结构及地下室入口坡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下室入口坡道排水效果差的问题。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坡道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坡道两侧及施工缝位置的导流槽,设置在坡道底部与导流槽连通的排水沟;所述导流槽包括素混凝土结构的凹槽主体,设置在凹槽内的碎石滤水层,碎石滤水层上方铺设土工布隔离层。

4、所述坡道两侧及施工缝位置的导流槽为整体贯通设置。

5、所述导流槽和排水沟之间通过pvc排水管连通。

6、所述碎石滤水层的厚度为110mm-130mm。

7、所述碎石滤水层的厚度为120mm。

8、所述导流槽的内部宽度为190-210mm,高度为140-160mm,侧壁厚90-110mm。

9、所述导流槽的内部宽度为200mm,高度为150mm,侧壁厚100mm。

10、所述导流槽为预制模块化结构,若干预制模块拼接成导流槽整体。

11、一种地下室入口坡道结构,包括地下室入口内、外两部分坡道,其中,置于地下室入口内部的坡道两侧及施工缝处设置所述的坡道倒流结构,在坡道的底部设置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和导流槽之间通过排水管连通。

12、地下室地坪与导流槽、排水沟侧壁为一体浇筑结构。

13、所述导流槽、排水管的坡度均为0.5%。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结构设置在地下室入口内部及内外施工缝处,能够在下雨天有效对进入地下室入口的外部水进行充分的排除,保持室内地面的干燥,减少了路面湿滑的风险,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增强了坡道使用寿命。

16、2、构件加工方便,可以现场加工制作,无污染,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17、3、具有现场操作简单、适用性强、材料价格低廉等特点,可以节约人工,方便快速施工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坡道两侧及施工缝位置的导流槽,设置在坡道底部与导流槽连通的排水沟;所述导流槽包括素混凝土结构的凹槽主体,设置在凹槽内的碎石滤水层,碎石滤水层上方铺设土工布隔离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两侧及施工缝位置的导流槽为整体贯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和排水沟之间通过PVC排水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滤水层的厚度为110mm-1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内部宽度为190-210mm,高度为140-160mm,侧壁厚90-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内部宽度为200mm,高度为150mm,侧壁厚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为预制模块化结构,若干预制模块拼接成导流槽整体。

8.一种地下室入口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入口内、外两部分坡道,其中,置于地下室入口内部的坡道两侧及施工缝处设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坡道倒流结构,在坡道的底部设置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和导流槽之间通过排水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入口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室地坪与导流槽、排水沟侧壁为一体浇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入口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排水管的坡度均为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坡道两侧及施工缝位置的导流槽,设置在坡道底部与导流槽连通的排水沟;所述导流槽包括素混凝土结构的凹槽主体,设置在凹槽内的碎石滤水层,碎石滤水层上方铺设土工布隔离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两侧及施工缝位置的导流槽为整体贯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和排水沟之间通过pvc排水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滤水层的厚度为110mm-1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内部宽度为190-210mm,高度为140-160mm,侧壁厚90-11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占军李虎强孙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