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漩涡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265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6
本技术涉及漩涡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管漩涡仪,包括仪器本体,所述仪器本体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对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动组件,两个所述滑动组件之间固定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下端面两侧均开设有三个半圆槽,所述仪器本体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端面两侧均开设有三个放置孔,六个所述放置孔下端分别开设有两个空腔,两个所述空腔内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夹持组件,六个所述放置孔内部靠下方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本技术中,方便自动将试管进行夹持稳定,不容易将试管发生晃动,并且自动将试管的上方进行压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漩涡仪,尤其涉及一种多管漩涡仪


技术介绍

1、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3160543u)公开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多管漩涡震荡仪:包括震荡仪本体及连接在震荡仪本体上的震荡盘,震荡仪本体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连接有柔性材料制成的上定位盘,上定位盘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供试剂管插入的上定位孔,震荡盘上设有与上定位盘相适配的下定位盘;驱动机构包括气缸、连接座、低速电机和压板;连接座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低速电机安装在连接座上,压板连接在低速电机的驱动轴上,上定位盘固定连接在压板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定位盘翻转及升降。该多管漩涡震荡仪使用方便、易于控制、效率高,且不会出现螺栓松动的情况。

2、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在将试管在进行震动的时候无法对试管的上方进行压制固定住,需要人为进行手动压制试管,容易使试管在进行晃动的时候将内部的液体飞溅出。

3、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多管漩涡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管漩涡仪,使试管在进行震动的过程中进行稳定地夹持住,不容易发生松动,并且对试管进行密封压制防止试管内的液体飞溅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管漩涡仪,包括仪器本体,所述仪器本体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对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动组件,两个所述滑动组件之间固定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下端面两侧均开设有三个半圆槽,所述仪器本体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端面两侧均开设有三个放置孔,六个所述放置孔下端分别开设有两个空腔;

3、两个所述空腔内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夹持组件,六个所述放置孔内部靠下方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板;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仪器本体上端的橡胶板,方便橡胶板上端面两侧开设的放置孔,使放置孔内方便试管进行放入,并且使防止孔内部靠下方的限位板对试管进行限位,通过放置孔下端的空腔内的夹持组件对试管进行稳定地夹持,防止试管在进行震动的时候发生晃动导致滑落,通过仪器本体上端两侧的支撑板滑槽内的滑动组件带动压板对试管上端进行夹持,防止试管上方晃动使内部的液体飞溅出。

5、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固定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电动伸缩杆周身固定套设有缓冲弹簧;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组件中的电动伸缩杆带得动阻尼器跟滑块进行升降,使滑块在滑槽内进行滑动,并且挤压电动伸缩杆周身的缓冲弹簧达到缓冲稳定的效果,防止压板加工试管挤压破碎更加稳定。

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和两个轴承座,所述电动推杆上端固定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轴承座内部均转动套设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两个转动杆固定,两个所述转动杆上端均固定设置有夹持环,两个所述转动杆与两个连接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夹持组件中的电动推杆带动上端的推动板两侧的连接杆与轴承座内转动套设的转动杆进行移动,使转动杆上端的夹持环进行相对运动将试管进行夹持,并且通过设置在转动杆与连接板之间的复位弹簧使试管在进行夹持的时候更牢固。

9、进一步地,六个所述半圆槽内侧均固定设置有乳胶垫;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半圆槽内侧的乳胶垫使对试管进行挤压的时候不会对试管进行造成破损。

11、进一步地,六个所述限位板上端面中部均开设有限位孔;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限位板上端面中部的限位孔方便对试管进行容纳。

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内;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滑块在滑槽内进行滑动,使压板在进行下压的时候更加稳定。

15、进一步地,所述仪器本体前端斜面中部嵌入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仪器本体下端面四个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仪器本体前端斜面中部的控制器方便对压板下压跟试管进行夹持进行控制,通过设置在仪器本体下端四个角的支撑柱使仪器本体具有一定的支撑性。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管漩涡仪,通过设置在仪器本体上端面的橡胶板上端开设的放置孔,将试管放入放置孔通过放置孔内的限位板与限位板上的限位孔进行限位处理,使放置孔下端的空腔内的夹持组件通过电动推杆带动上端的推动板两侧的连接杆与在轴承座内转动套设的转动杆进行连接,使转动杆上的夹持环对试管进行夹持,并且通过连接杆与转动杆之间的复位弹簧使夹持环在对试管进行夹持的时候更加的稳定不容易使试管在进行夹持的时候防止晃动的时候松动。

19、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管漩涡仪,通过设置在仪器本体上端面两侧的支撑板的滑槽内的滑动组件对压板进行滑动,通过滑动组件中的电动伸缩杆带动上端的阻尼器跟滑块在滑槽内进行滑动,并通过挤压电动伸缩杆周身的缓冲弹簧进行有效的减震缓冲,使压板下端的半圆槽内的乳胶垫对试管进行密封压制,防止晃动幅度过大导致试管内的液体飞溅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管漩涡仪,包括仪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本体(1)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0),两个所述滑槽(10)相对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动组件(11),两个所述滑动组件(11)之间固定设置有压板(4),所述压板(4)下端面开设有半圆槽(8),所述仪器本体(1)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5),所述橡胶板(5)上端面开设有放置孔(6),所述放置孔(6)下端开设有空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漩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11)包括电动伸缩杆(1102),所述电动伸缩杆(1102)上端固定设置有阻尼器(1103),所述阻尼器(1103)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块(1101),所述电动伸缩杆(1102)周身固定套设有缓冲弹簧(1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管漩涡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1101)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漩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3)包括电动推杆(1301)和两个轴承座(1305),所述电动推杆(1301)上端固定设置有推动板(1302),所述推动板(1302)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303),两个所述轴承座(1305)内部均转动套设有转动杆(1304),两个所述连接杆(1303)分别与两个转动杆(1304)固定,两个所述转动杆(1304)上端均固定设置有夹持环(1307),两个所述转动杆(1304)与两个连接杆(1303)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13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漩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上端面中部均开设有限位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漩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槽(8)内侧固定设置有乳胶垫(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漩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本体(1)前端斜面中部嵌入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仪器本体(1)下端面四个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管漩涡仪,包括仪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本体(1)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0),两个所述滑槽(10)相对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动组件(11),两个所述滑动组件(11)之间固定设置有压板(4),所述压板(4)下端面开设有半圆槽(8),所述仪器本体(1)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5),所述橡胶板(5)上端面开设有放置孔(6),所述放置孔(6)下端开设有空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漩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11)包括电动伸缩杆(1102),所述电动伸缩杆(1102)上端固定设置有阻尼器(1103),所述阻尼器(1103)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块(1101),所述电动伸缩杆(1102)周身固定套设有缓冲弹簧(1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管漩涡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1101)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才黄河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佰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