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工厂化袋栽诱导原基形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2430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灰树花工厂化袋栽诱导原基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灰树花工厂化袋栽诱导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具体操作步骤:使用带有空气过滤透气口的菌袋将培养料进行装袋,灭菌后接入灰树花菌种;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3天,调节培养所需的各项环境因子参数: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将空气过滤透气口对准要诱导出菇的部位,满足其形成原基时所需消耗的氧气,诱导原基定位出菇;5~7天后灰树花工厂化袋栽料面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为灰树花工厂化袋栽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解决了我国灰树花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进行大棚栽培所出现的原基分化能力差,定位不一致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特别是公开一种灰树花工厂化袋栽时诱导 原基形成的方法。
技术介绍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又名贝叶多孔菌,是一种珍贵食、药用菌。灰树花不 仅是一种营养食品,同时在医药上还具有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日本于1970年代最先开 始了灰树花的栽培,其生产技术成熟,并已大规模地进行工厂化生产。我国在20世纪80年 代初开始人工驯化栽培灰树花,90年代开始商品化栽培,但主要依靠自然条件,以大棚栽培 生产为主,技术还不成熟。在现有的灰树花大棚栽培中普遍存在原基分化能力差,定位不一 致等问题造成产量较低、朵型较差,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不适应工厂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调节菌丝生长后期培养时所需的温、光、水、 气等关键环境因子来诱导灰树花工厂化袋栽原基的形成,并通过使用带有空气过滤透气口 的菌袋来对原基进行定位出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 将灰树花工厂化袋栽诱导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灰树花工厂化袋载生产时使用带有空气过滤透气口的菌袋将培养料进行装袋, 灭菌后接入灰树花菌种;2、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 3天,调节培养所需的各项环境因子参数a、温度调节将菌丝培养期的所需温度从室温22 26°C下降到16 18°C,通过 温度调节,使菌丝收到刺激,促进分化,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b、相对湿度调节将空间相对湿度由70%提升到70 80% ;c、CO2浓度调节由菌丝培养期时的3000 4000ppm控制到2000 3000ppm ;d、光照调节在菌丝培养后期用50 200勒克斯光强的散射光照射菌袋,刺激原 基形成转色;3、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 3天,将空气过滤透气口对准要诱导出菇的部位, 满足其形成原基时所需消耗的氧气,诱导原基定位出菇;4、5 7天后灰树花工厂化袋栽料面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法为灰树花工厂化袋栽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解 决了我国灰树花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进行大棚栽培所出现的原基分化能力差,定位不一 致等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产品产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3将灰树花工厂化袋栽诱导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灰树花工厂化袋载生产时使用带 有空气过滤透气口的菌袋将培养料进行装袋,灭菌后接入灰树花菌种。实施例1 在灰树花工厂化袋栽生产时当菌丝发满的头2天,此时培养温度在24°C,空间相 对湿度在73 %,CO2浓度在3500ppm,为了刺激菌丝,促进原基生长,将培养环境各因子调节 成培养温度在17°C,空间相对湿度在78%,CO2浓度在2500ppm左右并开启散射光源进行 光源诱导,并将空气过滤透气口对准袋栽灰树花料面正中间的设定出菇位置,经过6天可 以看到在袋栽灰树花料面正中间的位置上浅灰色原基体渐渐形成。实施例2:在灰树花工厂化袋栽生产时当菌丝发满的头3天,此时培养温度在23°C,空间相 对湿度在72 %,CO2浓度在3000ppm,为了刺激菌丝,促进原基生长,将培养环境各因子调节 成培养温度在16°C,空间相对湿度在75%,CO2浓度在2000ppm左右并开启散射光源进行 光源诱导,并将空气过滤透气口对准袋栽灰树花料面靠左的设定出菇位置,经过7天可以 看到在袋栽灰树花料面靠左的位置上浅灰色原基体渐渐形成。实施例3 在灰树花工厂化袋栽生产时当菌丝发满的头3天,此时培养温度在26°C,空间相 对湿度在70 %,CO2浓度在4000ppm,为了刺激菌丝,促进原基生长,将培养环境各因子调节 成培养温度在18°C,空间相对湿度在80%,CO2浓度在2500ppm左右并开启散射光源进行 光源诱导,并将空气过滤透气口对准袋栽灰树花料面靠左的设定出菇位置,经过5天可以 看到在袋栽灰树花料面靠左的位置上浅灰色原基体渐渐形成。本专利技术方法解决了我国灰树花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进行大棚栽培所出现的原 基分化能力差,定位不一致等技术问题,通过调节菌丝生长后期培养时所需的温、光、水、气 等关键环境因子来诱导灰树花工厂化袋栽原基的形成,并通过使用带有空气过滤透气口的 菌袋来对原基进行定位出菇。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在于将灰树花工厂化袋栽诱导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具体操作步骤1.灰树花工厂化袋载生产时使用带有空气过滤透气口的菌袋将培养料进行装袋,灭菌后接入灰树花菌种;2.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3天,调节培养所需的各项环境因子参数a、温度调节将菌丝培养期的所需温度从室温22~26℃下降到16~18℃,通过温度调节,使菌丝收到刺激,促进分化,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b、相对湿度调节将空间相对湿度由70%提升到70~80%;c、CO2浓度调节由菌丝培养期时的3000~4000ppm控制到2000~3000ppm;d、光照调节在菌丝培养后期用50~200勒克斯光强的散射光照射菌袋,刺激原基形成转色;3.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3天,将空气过滤透气口对准要诱导出菇的部位,满足其形成原基时所需消耗的氧气,诱导原基定位出菇;4.5~7天后灰树花工厂化袋栽料面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2.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 3天,调节培养所需的各项环境因子参数a、温度调节将菌丝培养期的所需温度从室温22 26°C下降到16 18°C,通过温度 调节,使菌丝收到刺激,促进分化,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b、相对湿度调节将空间相对湿度由70%提升到70 80%;c、CO2浓度调节由菌丝培养期时的3000 4000ppm控制到2000 3000ppm;d、光照调节在菌丝培养后期用50 200勒克斯光强的散射光照射菌袋,刺激原基形 成转色;3.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 3天,将空气过滤透气口对准要诱导出菇的部位,满足 其形成原基时所需消耗的氧气,诱导原基定位出菇;4.5 7天后灰树花工厂化袋栽料面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1)所述温度调节将菌丝培养期的所需温度从室温24°C下降到17°C;2)所述相对湿度调节将空间相对湿度由70%提升到78%;3)CO2浓度调节由菌丝培养期时的3500ppm控制到2500pp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1)所述温度调节将菌丝培养期的所需温度从室温23°C下降到16°C;2)所述相对湿度调节将空间相对湿度由70%提升到75%;3)CO2浓度调节由菌丝培养期时的3000ppm控制到2000pp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1)所述温度调节将菌丝培养期的所需温度从室温26°C下降到18°C;2)所述相对湿度调节将空间相对湿度由70%提升到80%;3)CO2浓度调节由菌丝培养期时的4000ppm控制到2500pp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其特征在于将灰树花工厂化袋栽诱导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具体操作步骤使用带有空气过滤透气口的菌袋将培养料进行装袋,灭菌后接入灰树花菌种;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3天,调节培养所需的各项环境因子参数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将空气过滤透气口对准要诱导出菇的部位,满足其形成原基时所需消耗的氧气,诱导原基定位出菇;5~7天后灰树花工厂化袋栽料面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本专利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灰树花工厂化袋栽诱导原基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灰树花工厂化袋栽诱导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具体操作步骤:1.灰树花工厂化袋载生产时使用带有空气过滤透气口的菌袋将培养料进行装袋,灭菌后接入灰树花菌种;2.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3天,调节培养所需的各项环境因子参数:a、温度调节:将菌丝培养期的所需温度从室温22~26℃下降到16~18℃,通过温度调节,使菌丝收到刺激,促进分化,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b、相对湿度调节:将空间相对湿度由70%提升到70~80%;c、CO↓[2]浓度调节:由菌丝培养期时的3000~4000ppm控制到2000~3000ppm;d、光照调节:在菌丝培养后期用50~200勒克斯光强的散射光照射菌袋,刺激原基形成转色;3.在灰树花菌丝发满期的头2~3天,将空气过滤透气口对准要诱导出菇的部位,满足其形成原基时所需消耗的氧气,诱导原基定位出菇;4.5~7天后灰树花工厂化袋栽料面原基形成并定位出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引芳金力汪浩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